实施“小流域治理、农业灌溉、森林消防”三合一引水上山工程,通过增设40座泵站、80KM管线、182座蓄水池等措施,在周边山地建立“灌溉、消防、泄洪”综合系统,科学调度,全力保障农业生产用水安全,助力农户稳产增收。
借助科研力量,守护碧水清流,签约苏州太湖蓝藻治理研发中心项目,重点开展吸附降解蓝藻新材料的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同时引进专业化设备,动态实时监测,机械化打捞蓝藻,开展蓝藻应急处置演练等,力保太湖“水安全”。
聚焦节水优先,高效利用“水资源”
金庭镇坚持“四水四定”原则,加强城镇供水管网改造升级,采用先进的漏损控制技术,逐步降低城镇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大力推动公共领域节水,从严控制洗浴等高耗水服务业用水,开展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节水改造。
加强节水宣传,提升节水意识。在“世界水日”宣传周,携手太湖流域管理局苏州局进机关、进村社区、进学校、进景区、进民宿,组织开展“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系列宣传活动,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引领全民树立文明的用水习惯,培育全社会节水文化。
聚焦生态修复,不断提升“水生态”
依照《苏州市太湖生态岛条例》规定,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实施有机肥料替代化肥计划,力争到2025年实现60%替代,截至目前,累计向全岛农户免费发放1.27万吨有机肥料。
金庭镇积极推动幸福河湖群建设,出台《太湖生态岛发展规划(2022-2035年)》,专项提出通湖河道分类治理等措施,制定《金庭镇太湖支流支浜水生态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实施方案》,完成6家太湖流域涉磷企业规范化整治和30个长江入河(湖)排口排查整治,促进水质提升,今年考断面水质Ⅲ类比例达80%以上。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系统治理,推进环岛湿地带、消夏湾湿地生态安全缓冲区项目建设,通过“控源”和“生态净化”,实现面源污染的有效拦截和收集,每年削减入太湖总氮8.7吨、总磷0.87吨,真正建立起山林农田与太湖之间的天然屏障。
聚焦绿色发展,大力弘扬“水文化”
金庭镇美化消夏湾环湖节点,打造生态文明讲习所开放式党建阵地,通过沉浸式体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修复治理模式以及创新成果等,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保护发展水文化景区景点,大力宣传大禹治水典故事迹,传承弘扬大禹治水精神,打造太湖生态岛宣传太湖水文化的主阵地。整合全岛“水文化”资源,将水映长滩鱼鸟栖息地、天王坞“寻茶登山步道”、网红古码头、“天下第九洞”林屋洞等点位串珠成链,系统打造生态岛全域水文化游线,让生态“含绿量”转化为发展“含金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顾秋萍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潘政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