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辽宁44岁女子被同事当众杀害,一审判无期赔4万元家属不服抗诉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失去母亲的276天里,19岁的柳思清(化名)每一天都活在“混沌”的感觉里,“一切显得不真实,像梦一样。”这场噩梦开始于1月14日,她的母亲在辽宁铁岭盛京银行门口,被朝夕相处多年的同事吴某从背后袭击,用拳打脚踢、瓷器砸头和抽刀捅刺的方式当众杀害。276天后,柳思清拿到了母亲被害案的一审判决,凶手吴某虽被认定犯罪情节恶劣,犯罪后果严重,但因患有妄想型精神障碍被从轻处罚,判处无期徒刑。受害人家属提出的民事赔偿部分仅被支持4万7千余元丧葬费。

被害人臧某44岁

“凶手是间歇性精神疾病,所有人都认为她作案那天很清醒,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而且她当庭污蔑我妈妈,态度很嚣张傲慢拒绝赔偿。”柳思清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母亲离世后,父亲顶着悲痛接过照顾体弱多病的姥姥和残疾的舅舅的责任,同时还四处奔走申冤找律师起诉,心理和经济上的压力都很大,却得不到任何赔偿。如今他们一家无法接受这样的判决,已通过律师向铁岭市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对民事赔偿部分也提起了上诉。

而曾经让精神存在问题的吴某和母亲等人长期一起工作的单位领导,从事情发生后展现出冷漠、拖延的态度,让柳思清和父亲找不到人也找不到说法。柳思清母亲的前同事向记者控诉:“曾经是领导让大家照顾吴某,照顾着照顾着一条人命没了,说照顾的人也不说话了,我觉得挺过分的。”

女儿20岁生日前一天

44岁女子被同事无端杀害

1月14日,正值北方小年和周末,母亲主动陪伴放寒假的柳思清去驾校练车。练完车的她们搭乘出租车回家,天气寒冷,柳思清记得母亲先把自己推进暖和的出租车,她看到车窗上的冰花,回头她看着也坐上车的母亲说道,“妈妈我明天不想来练车,朋友来找我玩。”第二天就是柳思清20岁的生日,母亲也让她趁着放假好好玩玩,“过完生日就20岁咯,长大啦,要学着自己做决定。”

柳思清对母亲遇害那天的一切都记忆犹新,她记得出租车开到小区门口后,母亲说自己要去银行取钱让她先回家。在家里她等了很久也没等到母亲回来,直到手机里传来消息,她父亲问道,“你妈妈今天上班吗?”在觉得奇怪的同时,她父亲回到家中开始火急火燎地翻找着抽屉,浑身颤抖着拿出户口本。“你自己在家等着,你别害怕。”“我妈怎么了?”“你妈出事了。”父亲带着文件走了。

柳思清的母亲臧某今年44岁,在铁岭市发电厂工作,她是上世纪90年代大连电力工业学校毕业的中专生。“我媳妇是从农村考出来的,非常不容易。在电厂人缘非常好,任何认识我媳妇的人,你随便问一个,他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说她人品好,对工作对家庭有责任心。”柳父告诉紫牛新闻记者,1月14日上午11点左右,他正在单位上班时接到妻子同事打来的电话,说是妻子在外面碰了一下,让他赶紧过去。

急忙去到位于闹市区的盛京银行后他看到,妻子倒在地上被用白布盖了起来,警察将现场围了起来,他站在边上看到血从银行门口的楼梯一直流到了大街上,这位坚强的东北汉子没忍住眼泪在现场哭了起来,“120的人已经走了,说人已经没法抢救死亡了。警察让我赶紧回去拿户口本、身份证、结婚证,我媳妇接着就被拉到殡仪馆了。”

柳父带着材料去到公安局的时候,在刑警处得知凶手是妻子相处多年的同事吴某。事发前,凶手吴某给他妻子打电话,说是快过年了,想给她拿点礼物,问个好见个面,“我媳妇当时陪孩子练完车去银行办点事,然后那个凶手就问我媳妇在哪,我媳妇还说不用送正忙着,对方就一直问到底在哪,知道在银行后就找到门口把我媳妇叫了出来。”

柳父提供给记者的一审判决书显示,监控拍到,两个人见面简短交流了仅20秒。在臧某转身想要离开时,吴某从背后突然将其拽倒在地,并骑跪在她身上用拳头殴打面部。在对方反抗时,吴某从包中拿出瓷碗砸向臧某头部,直到砸碎,吴某又从包里拿出尖刀朝臧某连续捅刺,直至臧某不再反抗,吴某起身将尖刀收入刀鞘。

凶手不认罪辩称遭排挤

同事怒斥:说谎太过分

柳父想不明白,和他们家交好并和妻子工作相处多年的吴某为什么要杀害妻子。“她先是把我媳妇打得没有还手之力,然后又拿刀捅了好几刀,就是不捅死不罢休。”在案件一审开庭时,柳父见到了凶手吴某,“她当庭太嚣张了,不认罪,不悔过,不道歉。她还介绍自己是有预谋的,讲了自己是怎么带的刀,怎么打电话约的我媳妇,怎么动的手,她都记得很清晰。”

判决书中清晰记录了吴某案发后的的供述。吴某辩称自己在单位时总被臧某排挤,总得给对方买东西,对方还经常当面或背地里说她坏话,弄得她在单位无法正常工作,持续了六七年成了心结,“那天我找她见面,她不听我说话,我一气之下就把她杀了。”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法医司法鉴定所出具的鉴定意见书证实,吴某为妄想型精神障碍,作案时有限制刑事责任能力。

和吴某、臧某曾一起共事多年的佟女士告诉紫牛新闻记者,她从来没觉得这两人之间存在矛盾,相反因为吴某脾气暴躁,曾多次想打性格温柔的臧某。“以前都是我们三个一起上班和相处,臧某这个人就是特别善良,也特别照顾吴某。因为吴某干活干不明白,臧某就会照顾她帮她干。但是有时候吴某会脾气上来会想打臧某,包括也想打过我,我手机以前有录过视频,结果她把我手机都摔坏了。”佟女士记得,臧某被吴某打过两三次,但因为性格太温柔,臧某向班长和主任提出调动申请被拒绝后还是留下来和吴某共事。

佟女士告诉记者,整个发电厂的人基本都知道吴某精神上有些问题,原先没有人愿意跟吴某一个班,班长强制安排的臧某和吴某一起上,臧某也是所有人中最照顾吴的人。“那个时候臧某要是不善良的话,完全就可以不来。他们领导就说让照顾照顾吴某,那我想说,照顾着照顾着,一条人命就没了,当初嘴上让照顾她的人现在怎么都没声了?我感觉挺过分的。”得知吴某被判了无期和赔4万多块钱后,佟女士难过地向记者抱怨道,“我替臧某不值,她孩子刚考上这边很好的一个大学,突然妈妈说没就没了,这判决有点草菅人命了。”

对于吴某辩解自己被臧某排挤和被索要礼物一事,佟女士表示均为谎话,曾经是吴某因为大家照顾她,便时常会买东西送给大家,“我们谁也不愿意要她的东西,她就像神经病一样硬往人手里塞。我脾气也比较暴躁,我就很大声跟她说过以后别给我买东西,我不需要她送的什么化妆品,用着过敏什么的,她才再不敢给我买东西。现在她把人杀了,她一张嘴就咋说咋是,把人埋汰的一文不值,我觉得这太过分了。”

佟女士回忆,在吴某打人的事发生后,领导将吴某从只有他们3人一起上的夜班调整去了白班,但大家还是时常能遇到和共事。为此佟女士早些年在有机会的时候就毅然决然选择离开班组,“我想着我不能跟这样的人一直一起工作,本来还有3年我就能退休不用调动,但是有机会我还是必须离开。现在出了这事后,我认为我的选择是对的。这件事对臧某来说太不公平了。”

天塌下来一半

受害者家属的噩梦还没结束

柳父告诉紫牛新闻记者,事情发生后家里的天塌下去一半,“我媳妇妈妈是农民,眼睛有残疾没有收入,我女儿上大学,我这点收入压力很大。我媳妇没了吴某也不赔偿,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也不懂法,她明明有赔偿能力,怎么法院就不判她赔偿呢?”柳思清也告诉记者,吴某有着3套房产和数十万存款,起初凶手吴某还主动通过律师表达过想赔偿他们家一套房子和公积金存款,但在开庭时却翻脸不认不同意赔偿,“她法庭上说的那些太像背书了,我们甚至怀疑有人教她这么说。”

让柳思清一家难过的是,他们还去找到坚持让精神不正常的吴某和臧某上班的发电厂领导要个说法,对方却一直以开会和各种理由拖着他们,不肯正面回应,“他们最后就说让我们去告他们,但我们如何能请得起律师去告他们这种单位并且告赢呢?”紫牛新闻记者曾尝试联系臧某遇害前的车间陆主任了解情况,对方得知记者身份后拒绝采访并挂断电话。柳思清告诉记者,曾有一个好心的领导提出给一些赔偿补助,最后却在大领导那石沉大海,再无回音。

柳思清记得,母亲遇害的第二天,她一夜没有睡着,看着天亮迈入自己的20岁。她自始至终没法相信这件事,整个人非常茫然,头浑浑噩噩像做梦一样。“我就天天哭,天天哭,哭了大概有半个月,已经哭得没有眼泪了。”柳思清告诉记者,她如今仍然无法想通并接受这数百天里遇到的冷漠、拖延和最后的判决,“我的妈妈刚度过人生的二分之一,就这样消失在那个光天化日下的街头,最终化为了判决书上的那个数字——人民币47455.5元。”这场噩梦对于柳思清一家来说,还没有结束。

法院认定凶手吴某犯罪手段恶劣,后果严重

法院驳回受害者家属除丧葬费外的其他赔偿诉求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燃


校对 王菲

编辑 : 郭凤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