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云南大山包保护区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胁绣眼鸟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中新网昭通10月19日电 (吴太平 李世俊)记者19日从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大山包保护区”)管护局获悉,近日,该局工作人员在保护区内首次观测到5只红胁绣眼鸟和27只灰腹绣眼鸟,其中红胁绣眼鸟于2021年2月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图为在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到的红胁绣眼鸟和灰腹绣眼鸟。吴太平 摄

红胁绣眼鸟(拉丁学名:Zosterops erythropleurus),别名白眼儿、褐色胁绣眼、红胁白目眶,隶属于雀形目绣眼鸟科绣眼鸟属的小型鸣禽,主要分布于东亚各国,国内繁殖于东北,越冬于华中、华南及华东等地。红胁绣眼鸟因其胁部具栗红色(雌鸟颜色较浅)条斑而区别于其它绣眼鸟。

图为在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到的红胁绣眼鸟和灰腹绣眼鸟。吴太平 摄

大山包保护区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地处金沙江和牛栏江交汇处,是黑颈鹤等众多鸟类栖息或迁徙中转的重要地区。近年来,随着当地生态保护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黑颈鹤及其他鸟类数量不断增加,生物多样性愈加丰富。(完)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