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中人都称呼其为“连màn(音同曼)儿”。 有网友却指出,这个字读wàn,好像整个剧组都把女主角的名字读错了?
据悉,这个字读“蔓”作(wàn)时意为细长能缠绕的茎;作(màn)时义同“蔓”(wàn),多用于合成词或成语,如“蔓草、蔓延”等。
根据《田耕纪》剧情设定,连家是农耕之家,人丁兴旺,喜欢用花花草草给女孩取名,连蔓儿的堂姐分别叫连花儿和连叶儿。不少观众认为,从这朴素的取名方式可以推导出,“蔓儿”的含义应更偏向“茎叶”,读音为“wàn(音同万)”更合适。不过,也有观众不认同,既然“màn(音同曼)”也有“藤蔓”的本义,为什么不能读màn呢?
对此,南京大学文学院陈立中教授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读màn也并不算错,在这个问题上不必过多纠结。
当然,大众熟知的影视剧中,读错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比如身边曾经火遍大江南北的偶像剧《一起来看流星雨》中,女主角“楚雨荨”的自我介绍至今还被互联网津津乐道:“我不叫喂,我叫楚雨荨(xún)”。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女主角口中“给点阳光就灿烂”的顽强荨麻草应该念“qián”而非“xún”。据《现代汉语词典》,“荨”字作“xún”时指荨麻疹,即一种皮肤病,并不适合用作人名。
陈立中认为,荨读qián,读xún是字读半边的结果,但是现在有不少人读成xún,未来还有待观察。
还有人认为,《甄嬛传》也曾引发读音争议,有人认为嬛不读huán,而读“xuān”(音同宣),陈立中表示,嬛读huán不错,符合规律。
有观点认为,影视剧由于传播力广泛,因此需要在读音和遣词造句上做到更严谨,否则有误导社会大众的风险。比如给(gěi)予、‘铁骑(qí),当下一些读音的不断变迁,也引发不少家长在视频号吐槽,带来的焦虑可见一斑。
陈立中则表示,电视剧应承担应有的传播责任,但语言规范化讲究动态规范,因此不必过于急躁,当然保证电台电视台播音员、主持人的读音标准化,其他也不必见风即雨。应该让社会有一个自然对待、扬弃的机会更为合适。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徐珩
编辑 : 郭凤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