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秩情深·树木树人】
曾经的小树苗已成长为气势高昂的水杉
数千年文化积淀,八十载薪火传承。位于夫子庙风景区核心地带的二十七高,历经八十载耕耘,校区多次翻新修葺,唯独不变的是校门口的7棵水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八十年间,与少年们齐肩高的小树苗,俨然成长为挺拔笔直、气势高昂的参天大树,如今乘着树荫,一大批校友重回母校,分享他们的“念念不忘”——
87版《红楼梦》香菱扮演者陈剑月(1977届校友):
在二十七高艺术氛围中浸润成长
知名演员陈剑月与爱人、国家一级演员侯长荣参加校庆
光阴易逝,美人不败。水杉撑起的森浓绿荫下,二十七高77届校友、87版《红楼梦》香菱扮演者陈剑月如一株菱花亭亭而立。1972年,陈剑月进入二十七高就读,直到毕业,一直在校宣传队的艺术氛围中浸润成长。“我读书的时候,我们学校的宣传队就已经是秦淮区重点打造的项目。”陈剑月告诉记者,校宣传队分为音乐、舞蹈、相声等小组,她笑说:“我是舞蹈组的‘龙套’。”毕业以后,她成功考取了西安电影制片厂,而回望过去,她直言,中学阶段的艺术熏陶成为引领她走上演艺道路的重要因素。
国际著名书法家、书法教育家刘洪友(1979届校友):
在“因材施教”理念下,走上书法之路
国际著名书法家、书法教育家刘洪友出席活动
今年8月底,刘洪友携“三三式”教学法回母校二十七高开设刘洪友书法特长生班,这是二十七高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已任的选择,也是尊崇不同潜质学生发展、推进高品质人文高中创建的行动之一。时隔两个月,刘洪友再次为母校八十周年庆从国外赶到现场,并邀请中国著名书法家言恭达同行,共同见证二十七高八十周年校庆。“我读书时,我的老师就对我们因材施教,学校办学理念中的‘适合教育’从当年已能窥见雏形。”刘洪友直言,自己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就是高中的恩师在高考志愿填报时为其做的判断,助力他更为坚定地明确了发展方向。今年他重回母校开设刘洪友书法特长生班,也是想尽其所能回馈母校。记者了解到,刘洪友小时候的家就在离学校一墙之隔的乌衣巷,如今数十年过去,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唯独树还是从前的那些树,“这些水杉当年还都是一些小树苗呢,如今都长得和教学楼一般高了。”
中国著名书法家言恭达出席活动
昆曲清曲非遗传承人黄欣(1993届校友):
当年的宣传委员成为了传统文化的弘扬者
昆曲清曲非遗传承人黄欣指导二十七高学子表演
1993届校友黄欣至今仍对母校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记忆犹新。“我们学校的文艺氛围浓厚,在已退休的团委书记周桂茹和关捷老师的鼓励下,我作为校团委宣传委员经常组织同学们一起参加文体活动。”黄欣告诉记者,早在三十年前,学校就已经开展了艺术节、英语歌唱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一次次的活动历练与浸润,对他日后的职业选择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昆曲表演《云袖霓裳》成了当天活动的一大亮点
如今,作为昆曲清曲非遗传承人,他也从当年的宣传委员成为了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二十七高建校八十周年成果汇报会上,他指导如今正在就读高中的学弟学妹们献上了一段昆曲表演《云袖霓裳》,成为了当天活动的一大亮点。
昆曲清曲非遗传承人黄欣
二十七高语文老师王宇(2016届校友):
薪火相承!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二十七高语文老师王宇(左)和恩师丁锁青成为了同事
今年上半年,二十七高2016届毕业生王宇以教师身份重回母校,与曾经的高中语文老师丁锁青成为了同事,又在母校八十周年校庆活动中与恩师同台朗诵诗歌。王宇用“很奇妙”来形容这场特别的重逢。“在二十七高,老师们对我的习惯培养以及爱的教育,让我至今受益,所以大学毕业时我就很想回到母校来工作。”王宇告诉记者,在语文教学中,不管是知识建构还是教学方法,其实他都在模仿丁锁青老师。“我希望能够把恩师对学生的仁爱和关怀,继续传递给我的学生。”重听恩师的课,沿着恩师的路,让二十七高“适合教育 诗心育人”的办学理念薪火相承,是王宇认为致敬恩师、报答母校最好的方式。
【八秩育人·诗心不改】
南京市第二十七高级中学校长宋洪海:
以诗心托举雄心,办有情怀的美好教育
南京市第二十七高级中学校长宋洪海发表致辞
建校八十载,育人诗心不改。回望二十七高建校八十年的发展历程,校长宋洪海言语间难掩激动:“八十年前,以叶祥法先生为代表的一批教育名流和爱国志士,为反对日本军国主义,创办了私立昌明中学。昌明二字,寄托的是对民族未来的祝福和期许!
宋洪海在活动致辞中细数了一代代克慎克勤、唯爱维新的二十七高教育人,以黄夏芳、王能玉、张晓红、张双玲等为代表的全国优秀教师、省特级、省劳模和中青年骨干教师以诗心托举雄心,助力每一位学子找到适合自己的成材之路。在一代代教育人的辛勤耕耘下,一批批二十七高学子从这里走出,在各行各业建功立业。
展望未来,宋洪海表示,学校将全力推进“尊崇不同潜质学生发展”的高品质人文高中创建。努力为秦淮“办更有情怀的美好教育、创更高质量的教育强区”做出贡献。
清华大学港澳研究中心副主任夏广志(1978届校友):
成就学生,就是成就社会
清华大学港澳研究中心副主任夏广志发言
回忆在二十七高的求学经历,夏广志印象最深的是母校老师对学生学习效率的追求。“正是在二十七高,我明白了要抓紧一切时间高效学习。”夏广志在发言中表示,学校教育是一个重要阵地,“我们的学校、老师成就我们每一个学生,就是成就我们的社会!”
【八秩耕新·再序华章】
作为一所老牌四星级高中,二十七高“关注每一个,关注这一个”,凭借丰厚的文化底蕴,细腻的育人方式和“三低一高”的硬核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活动当天,已进入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知名学府就读的历届毕业生纷纷通过视频向母校送上生日祝福,回望高中点滴,每一位学子都饱含深情。
近年来,二十七高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江苏省通用技术课程基地,江苏省STEM教育项目学校,江苏省华文教育基地,江苏省“一带一路”人文教育基地,江苏省基础教育对外交流窗口学校,南京师范大学实践教学基地,南京邮电大学女篮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南京大学首个“高中课程协同创新基地”等荣誉。连续多年在市高中办学绩效评估中荣获“突出贡献奖”等多项大奖。
通讯员 高雯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雪瑞 见习记者 贺东婷
摄影 罗皞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郭凤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