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2023紫金文化艺术节圆满收官,一线主创他们这么说……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10月30日晚,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2023紫金文化艺术节,在江苏大剧院举行了闭幕仪式,“优秀剧目奖”“优秀大型音乐作品奖”“优秀表演奖”等众所期待的奖项也纷纷出炉。

来自江阴市锡剧评弹艺术传承中心、江阴市公共文化艺术发展中心、江阴市花园实验小学的儿童剧《今天我是升旗手》获得优秀剧目特别奖;扬剧《郑板桥》、淮海戏《荡湖船》、舞剧《运·河》等获省市院团优秀剧目奖;淮剧《宋公堤》、《村里有个管得宽》等获县级院团优秀剧目奖;话剧《沧桑巨变—我们的卧鱼岛》、淮剧《潜行者》等获剧目奖。


另外,中国民族交响乐《征程·光明》、交响曲《长江》等获得优秀大型音乐作品奖;锡剧《涓生之路》表演者王子瑜、锡剧《大先生》表演者汤达等19人获得优秀表演奖。

2023紫金文化艺术节9月开幕以来,在江苏掀起了一阵阵戏剧文艺的热浪,23部创新剧目题材多样,内容丰富,7部新创大型音乐作品歌咏江苏大地之美,4场艺术作品展览饱览艺术精品。今年紫金文化艺术节除南京主会场外,还设淮安、盐城、宿迁、扬州几大分会场,全民共享文艺盛宴。

秉持“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宗旨,在今年的紫金文化艺术节中,广大文艺工作者和群众文化“百千万工程”优秀团队也走进社区、走进乡村,把优秀文艺作品带进基层。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对多个获奖单位和获奖剧目代表进行了采访,来看看他们收获奖项之后的所感所想,以及对“文艺为民、文艺惠民”的体悟。


一、交响乐作品《长江》获“优秀大型音乐作品奖”

江苏省交响乐团团长王志强:

紫金文化艺术节对于我们乐团来说,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比如我们去年的作品《苏风戏韵》,以西方的艺术形式来承载我们江苏的戏曲文化。今年《长江》,也是想把江苏最源远流长的文化展现出来。

呈现这些作品,不但给演奏员、指挥,包括作曲家提供了展示、历练的平台,也让整个乐团在演奏原创作品、整体舞台呈现上的把握,越来越成熟。紫金文化艺术节是一个难得的平台,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二、舞剧《运·河》获省市院团优秀剧目奖

苏州市歌舞剧院有限公司总经理、院长 沈亿民:



这是我们在紫金文化艺术节第二次演出的机会,之前在宿迁的演出也受到了大家的好评。此次担任闭幕式演出,是我们的荣誉。

《运·河》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从2021年到现在,我们巡演了46个城市,带来了52场演出,到每一处演出的感受都不同,每一次演出都是一次提升,在每一次演出中不断打磨、不断提升,争取有更好的平台来展示。明年三月我们还将在全国保利院线巡演。

另外,这是我们第一次获得紫金文化艺术节的殊荣,对我们剧团来说是一次激励,对我们队伍建设也将有很好的提升,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引进人才。

三、舞剧《运·河》获得优秀表演奖

该剧男主演杨文艺: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紫金文化艺术节,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百花齐放的艺术节,我还看了一些话剧、戏曲等,对我个人的舞蹈表演也有很启发。


四、《今天我是升旗手》获优秀剧目特别奖

江阴市公共文化艺术发展中心主任 王立:

我们做这部剧的出发点是想让小朋友心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这部剧是江阴市锡剧评弹艺术传承中心、江阴市公共文化艺术发展中心、江阴市花园实验小学三个单位一起打造的,从组织方面来说难度也比较大。

此次参加紫金文化艺术节,对我们县级剧团创作文艺精品有很大帮助,我们向专业院团学习,学习到他们文艺精品创作的方法和思路。


五、优秀群文团队代表

盐城市大丰区海棠旗袍艺术团团长 周雪晴:



大丰海棠旗袍艺术团今天能够代表大丰区群众文艺团队参加2023紫金文化艺术节闭幕式感到非常荣幸。

大丰海棠旗袍艺术团成立于2019年12月,主要从事与旗袍相关的演艺交流活动,是大丰区省级优秀群众文化团队之一。目前我团已培养持有中国成人教育协会颁发的高级模特导师证导师4人,培养旗袍秀表演演员近200多人连续三年参加央视网络春晚及上海华东六省一市春晚,《江南谣》《书简》《我心飞翔》等多部作品获奖,其中《盛世华夏》更是荣获中国·桂林2022全国优秀节目文艺展演特等奖。

成立以来,常年活跃于大丰区各大文艺活动中,是大丰区百姓星光大舞台“周周演”、群众文艺调演、优秀文艺作品巡演等文化惠民活动的重要参与力量。

六、中国民族交响乐《征程.光明》获“优秀大型音乐作品奖”

苏州民族管弦乐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杨飞:

2017年建团,2018年起每一届紫金文化艺术节都来参加,这个平台对我们有推动作用,每次来我们都要带着一个崭新的、优秀的作品,在作品集中展示后,也会通过网络传播的方式,达到更广泛的宣传效果。

七、淮剧《运河岸边槐花香》获“优秀剧目奖(县级院团)”

宝应县淮剧团支部书记、团长姜春梅:

这是一部反映乡村振兴的戏,除了参加紫金文化艺术节之外,也一直在乡镇巡演。

自从上一部《浪起宝应湖》,县里就一直在想用当地的故事展现当地的风貌,所以有了这部作品。我们基层院团小归小,但是小而精,获奖对我们来说特别激动。

基层院团大部分服务于乡镇的文化惠民,老百姓很喜欢,我们虽然每搞一部戏不容易,但现在我们最深切的感悟就是要用心,认真去做,才会有机会。

八、“百千万工程优秀骨干代表”

南京市鼓楼区文化馆公共服务部主任 谢力

首先感到很荣幸,我作为一个普通的基层文化工作代表很多基层文化工作者来领奖非常荣幸,对我也是一种鞭策。我们开办了社区艺术学校,请了专业的舞蹈团队退休老师来教学,还提供器乐类的课程,对街道社区也有课程送社区,方便居民,让大家就近享受到文化服务。下一步工作首先还是希望服务更多群众,也希望更多老百姓参与进来,服务面能更广一些,加强和其他社区的合作,打造品牌出来。


九、淮海戏《戏班子》获“优秀表演奖”

连云港市淮海剧团演员薛梦雅:

这一次获奖出乎我的意外,这一次我在创作角色时加入了一些民族唱法,有所创新,还去专门学习了淮剧的唱法。戏曲要有更好的发展,必须有所创新。

十、“百千万工程奖”优秀骨干代表

常州市武进区锡剧团书记、副团长 薛平鸽:

我是一名基层院团的工作人员,我们院团送戏下乡,文化惠民,很多老百姓非常喜欢。

我们每个乡镇都有好多戏迷协会,我们院团也在唱腔、表演等方面帮助戏迷协会,群众需要哪里,我们就到哪里去。这是我们首次获奖,非常有利于促进我们基层文化的发展。


十一、“百千万工程奖”优秀骨干代表

扬州市邗江区文化馆馆长 杨威虎:



此次获奖特别能够推动我们公共文化服务,我们现在送戏下乡,打破了只有古装剧题材的限制,效果也好,一个是场次增加了,二是观众增加了,以前一场下基层古装戏演出也就一百人左右,现在通过我们的创新,一场戏能达到四五万人的观众。

十二、锡剧《大先生》获“优秀表演奖”

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副团长 汤达:



对于我们这样承上启下的一代人来说,紫金文化艺术节给了我们很多演出机会和展示平台。

我们这些年来和很多地方院团有深度合作,对于双方发展都有所意义,这是一个新模式。另外,参加了这么多届紫金文化艺术节下来,感觉后辈们越来越强了。

文|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沈昭

拍摄|杨泽华

剪辑|唐嘉钰

校对 徐珩

编辑 : 朱亚萍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