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桥”见中国|8000米滆湖铁路桥的生态“加减法”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2023年9月28日,沪宁间第二条城际铁路——沪宁沿江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复兴号列车从滆湖上疾驰而过,此景如画。作为江苏跨越湖泊最长的铁路,8000米滆湖大桥段施工方案几经优化,做足生态“加减法”。

减少42个湖中桥墩

技术创新成就“全国第一”

沪宁沿江高铁是中国第一条大规模应用40米千吨箱梁的高铁项目。这项新技术应用的原动力就是为了保护滆湖水。

在江苏常州,滆湖还有另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西太湖”,是苏南仅次于太湖的第二大湖。这里是国家级鲌鱼保护品种自然保护区,也是常州市一级备用水源地。

沪宁沿江高铁的线路走向进入常州后,经金坛,到武进,必须跨越湖区。约8公里的长桥跨越水面,一根根桩基打入湖底,势必挤占湖中鱼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影响保护区的生态环境。

“在设计施工图时,遇到了这个问题。我们就想,能不能有新的方案,尽量减少湖中桥墩的数量,从而直接降低围堰施工占用水域和底质面积,以及桥墩对保护区水域的永久占用,有效降低工程建设对水域水生生物的不利影响。”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车志强对记者说。

当时,国内350米时速高铁建设中,大多采用的都是32米长的标准梁,梁体重量900吨。如此一来,湖中必须打入240个桥墩。为此,专家经多轮讨论,研究新方案,新技术,最终决定采用全国最新的桥梁技术,即40米简支箱梁技术来跨越湖区。更长的箱梁,增加了桥墩间的间距,涉水桥墩数量先由240个减少到225个,又进一步减少到198个。“桥梁单个桩基的面积约为20平方米,每个桥墩之间间距约30米,这样,桥墩占用水面面积一下子降低了17.5%。”车志强介绍。

由于40米超长箱梁还可以减少桥梁共振,提高铁路运营的平稳性、安全性,并降低建设成本,这一新技术也被大规模运用到了沪宁沿江高铁的其他标段上。项目形成了一套完整的40米箱梁制、运、架施工技术体系,从而填补了国内大跨度箱梁施工技术的空白,成为未来中国高铁发展的重要趋势。

生态补偿做“加法”

水中鱼、空中鸟,什么都要考虑到

沪宁沿江高铁开通一个月多来,途经滆湖的旅客无不被窗外美景所吸引。水光潋滟,草色青青,不时有水鸟盘旋。在这背后,凝聚着高铁建设者几年来为保护环境所做的不懈努力。

“我们对滆湖段施工方案进行了多次优化,改变原先的全栈桥方案为钢栈桥+钢管桩围堰施工方案,所有机械设备均在围堰内施工,避免了水中施工产生的泥浆、垃圾等进入湖域,确保环保要求落实到位。围堰施工时不形成封闭水域,保证施工范围外水域的联通、循环。”坐上自己参与建设的高铁,经过美丽滆湖,中交二航局沪宁沿江高铁项目负责人陈伟难掩兴奋之情:“为了打造生态高铁,保护滆湖,仅钢栈桥+钢管桩围堰施工方案一项改造就多投入了800多万元。如今看,这一切都花得值。”

沪宁沿江高铁是《江苏省湿地保护条例》实施后建设的第一个大型穿越湿地的铁路项目。为保护“地球之肾”,什么都要对照高标准来做。建设者们除了保护水体,还对鸟类、兽类的生存环境做了全方面论证。比如,施工期间保证线路两侧水域连通,就不会截断湿地水源,随着施工的结束,水生环境就可以迅速恢复到施工前的状态,原有水生生态系统也会得到迅速恢复。比如,滆湖段的路基、桥梁高度在10到15米,接触网立柱高度约7米,线路的地坪高度在 17到22米,而候鸟迁徙、小型鸣禽的迁移、大型鸟飞行高度均高于线路的最大地坪标高,不会对鸟类迁徙飞行构成影响。再比如,桥梁形式保证了工程不会切断线路两侧环境,对沿线小型农田兽类的觅食、迁徙也不构成影响。

建设过程中,南沿江公司与滆湖管委会持续组织开展“以湖养鱼、以鱼净湖”增殖放流活动,累计向滆湖国家级鲌类种质资源保护区投放鲢、鳙、翘嘴鲌、黄颡鱼等土著品种和净水控藻型鱼类约1600万尾,有效地保护了生物多样性。

环境与发展双赢

人与自然在此和谐共生

随着沪宁沿江高铁的开通运营,江苏长期以来的高铁“盲区”——江阴、武进、金坛等地一举迈进高铁时代,张家港、常熟、太仓、句容等地的高铁通达水平也实现了质的跃升。这条新的高铁,与原有的沪宁城际铁路呈交叉衔接,与京沪高铁江苏段沟通互补,在长江南岸形成了“沪宁六线高铁大通道”,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引擎,为沿线群众出行开辟快通道。

在家门口坐上高铁的同时,武进的百姓也欣喜于沪宁沿江高铁滆湖大桥成了新晋“网红”:夏末秋初,正是摄影的黄金时段,只要天气不错,每天都会有不少摄像爱好者在滆湖边抓拍高铁过湖的美景。

白色高铁划过水天一色间,人与自然在此和谐共生。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石小磊

摄像 杨恒国 陈金刚

剪辑 唐嘉钰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严静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