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聊斋丨此心光明 亦复何言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wholeTimeFilter(detailData.happen_time)}}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大家好,我是新闻评论员尹武。
自有生命以来,死亡就是一个躲不过去的话题,它也是一个肉体与灵魂、物质与精神紧密相连的话题。说到底它还是一个哲学话题,法国思想家蒙田讲:“讨论哲学就是学习死亡。”
我们“紫牛聊斋”曾做过一档节目,“没有生命不死,但有灵魂不朽!”关注了一些平民英雄舍生救人,彰显大爱。
据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报道,今年10月28日,江苏盐城又涌现了一位平民英雄。26岁男子张可可,在开车上班途中,发现一辆轿车落水,他的车子都没来得及熄火就跳入河中救人。落水车中被困的3人陆续被救了出来,但就在救出第三人时,张可可却因体力不支沉入了水底。当天赶来救援的蓝天救援队队员告诉记者,因水域情况复杂,这位平民英雄被打捞上来时已没有了生命迹象。
“我们想让更多人知道他的事,想让大家记住他的勇敢。”10月30日,参加完张可可追悼会的高女士告诉记者,送别张可可的当天,很多朋友都赶来看他并送上鲜花,而自己答应过张可可给他介绍女朋友的承诺也再难兑现。
张可可没有留下半句遗言,生命就定格在了26岁。想起明朝嘉靖七年11月29日,心学大师王阳明病逝在回家的路上(今江西省大余县境内)。临终之际,弟子问他有何遗言,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古代的圣贤与现代的平民英雄都亮出本色,死亡虽然关上了生命之门,却打开了另一扇门,那就是灵魂不朽的永生之门。
古罗马时代的著名无神论哲学家琉善(约125-180年)根据死亡的普遍性原则,明确提出了“死亡面前人人平等”口号。是的,无论是立德、立功、立言的大人物,还是流星一闪的小人物,生命虽然短暂,但用生命换来的荣光,是不会磨灭的,其灵魂更是不朽,其精神永远会有后人继承发扬光大。
生命什么时候会突然失去?说老实话,人类自己也很难把握。但我们不能因为生命的无常,而随波逐流,甚至放弃应有的坚守和追求。我们要有“立正位、行大道”死而后已的态度,把生命与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才不是偷生、枉生,而是永生。
维特根斯坦在度过他生命最后一个夜晚时,对身边的人说:“告诉他们,我度过了极好的一生。”希望我们每一个人,走向生命终点时,都能坦然地说:“度过了极好的一生。”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评论员 尹武
策划:李军
统筹:殷小平
片头:黄娴
摄像:杨恒国 姚远
封面:董林
剪辑:唐嘉钰
校对:李海慧
编辑 : 朱亚萍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