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紫金山实验室主任兼首席科学家刘韵洁获江苏“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他是中国最早的通信数据领域的专家,曾在原邮电部电信总局担任副局长和数据通信局局长,目前在中国联通担任科技委主任,从技术到管理,从改革开放到经济腾飞,他见证了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初兴和繁荣。他是刘韵洁院士。作为CHINANET(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的重要奠基人,他被誉为“中国互联网络之父”,并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50位数字英雄之一。8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与这位时代先锋进行了对话。
海报 李学
实习生 王琪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媛园
摄像 朱信智 剪辑 马斌
两次汇报:非常感动,深受鼓舞
80岁的刘韵洁院士头发已经花白,但谈起正在从事的科技事业却饱含激情。他难以忘记9年前同总书记的那次见面: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市考察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听取了刘韵洁院士关于研发工作的汇报。“当时他对我们进行了嘱托,希望我们能够实现互联网的弯道超车。”刘韵洁说。在刘韵洁心中,习近平总书记9年前的嘱托就是给他布置了一项作业。9年来,刘韵洁带领科研人员潜心研发、锐意进取,在未来网络、B5G/6G通信、网络安全等领域均取得一系列世界领先成果。
2023年7月6日下午,在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的紫金山实验室,再次见到习近平总书记,刘韵洁院士十分激动:“我们以十年磨一剑的坚持,初步攻克了一系列核心技术。”9年来,刘韵洁带领科研人员在未来网络、B5G/6G通信、网络安全等领域均取得一系列世界领先成果。其中,基于全新架构构建的大规模、多尺度、跨学科试验环境——未来网络试验设施(CENI)是全球首个,可满足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网络空间安全、天地一体化网络等重大试验验证需求,获得超前产业5—10年的创新成果。此外,科研人员在38个城市开通没有延迟的、稳定的、可以信任的确定性网络,相当于搭建了“网络高铁”“网络高速公路”,解决了普通网络不稳定、常拥堵的技术瓶颈。
“大网操作系统能不能自主可控、自立自强,也是总书记9年前非常关注的问题。”刘韵洁表示,经过科研人员持续攻关,紫金山实验室完美解决了大网操作系统自主可控问题——全球首个大网级网络操作系统CNOS,现在已在全国400多个城市、1100个节点形成一张巨大的网络,并已成功运行5年以上,“目前,部分未来网络技术已经走出实验室,在三大运营商得到运用,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他是中国互联网的“铺路人”
你能想象吗?现在,网络已变得如同水电一样,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1994年底,我国的上网用户尚不足1万人。回首往昔,今天我国互联网取得如此成就,其背后离不开一代代互联网的“铺路人”,刘韵洁,也是绕不开的那一个。
1976年,刘韵洁被调到原邮电部数据通信技术研究所组建不久的计算机室工作。从此,他便与计算机和网络结下了不解之缘。1980年,国内首次引进了计算机联机系统,刘韵洁主持完成了“异种计算机互联”的科研项目,并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在PC机上加载通信软件与大型机的联网通信。“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接触互联网领域,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电话网业务正在逐步普及,并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大家认为启动数据通信并不是主要诉求,也没有人力和物力去做互联网。”刘韵洁说,“在大家都关注电话网的情况下,要从零开始、从无到有,把我国的公众互联网发展起来,包括建设数据网、宽带网,打好我国信息通信网络基础,确实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在邮电部领导大力支持下,他开始负责这件事:“所以我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里面起到了一些引领、推动的作用,也有幸从头见证了中国互联网的奇迹。”
在原邮电部的决策下,刘韵洁开始负责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骨干网的建设。1995年11月我国启动CHINANET骨干网工程,1996年6月底建成开通,覆盖全国除台湾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共有31个节点。在全国范围内提供远程高速CHINANET业务,有2条高速国际出口线路与国际其他网络互联。业界评价,CHINANET是中国互联网最具标志性的一个转向,使互联网真真切切地国产化了。为使以中文内容为主的应用尽快推广,刘韵洁还多次促成资费降低,推动信息港建设,制订鼓励ISP、ICP发展的政策,出台业务代理制等。在这些政策的推动和鼓励下,全国上下形成了一股上网热潮。
1999年,刘韵洁被调到中国联通任总工程师,后任副总裁。当年刘韵洁已经56岁,在这个快退休养老的年龄,刘韵洁开启了更具挑战的梦想。2000年,中国联通的多业务统一网络平台。刘韵洁将IP和ATM融合,形成兼有两种技术优势的新方案,再通过软件原理组成虚拟网络。2003年,联通多业务统一网络平台已经创造收入217亿元,实现利润30多亿元,而按照传统网络建设需要三到四年才能实现盈利的思路,这是根本无法实现的。2005年,由刘韵洁总负责的中国联通“多业务统一网络平台”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同年,刘韵洁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南京可以成为“东数西算”国家战略调度中心
现在刘韵洁又开始步入一个新的“无人区”——未来网络领域。 2007年,刘韵洁组织北京邮电大学、中科院计算所、清华大学3个团队,自筹经费研发未来网络。经过八年时间,该团队研发的新网络架构在全国7个城市成功开通。“我认为,在未来网络中,硬件的东西要简单、具备标准化、可编程、可重构的能力,通过软件实现底层硬件的管控。用户可以弹性、动态地调整自己的网络,按需实现网络数量、网络容量、低延迟、低误码率等各项性能要求,甚至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虚拟网。”刘韵洁说。
“我们要把南京建成‘东数西算’的算力和网络调度中心。”中国工程院院士、紫金山实验室主任刘韵洁告诉记者,“东数西算”是继“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后又一项国家重要战略工程,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对数据的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有效利用东西部不同的资源禀赋,提升算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共同推动我国算力提升助力我国数据中心供需平衡,实现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目前“全球首个跨广域网网络编码分布式存储系统”已于近期发布,这个系统依据CENI的速度、安全性,避免了数据存储和传输过程中可能存在丢失等情况的问题。该成果也再次验证了CENI网络在东数西算等国家战略中的重要支撑作用。“CENI网络的总控中心就在南京。”刘韵洁说,在未来网络领域,南京先发优势明显,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有CENI网络和众多关键核心技术作为支撑,南京完全有实力建成中国“东数西算”调度中心。
爱读名人传记,牢记“一句话”
“少考虑自己的事,多为别人想。”时至今日,刘韵洁仍牢记母亲的这句话。1943年1月,刘韵洁出生后,家道渐渐没落。他的祖父和父亲长年在外工作,奶奶身体不好,家里的活全靠母亲一个人。这位善良的女人,从小就教育孩子,少考虑自己的事,多为别人想,并用自己的行动为孩子们树立了榜样。
在大学里,他看了很多名人传记,例如门捷列夫、居里夫人、爱因斯坦。他最爱看的是《居里夫人》。“居里夫人,曾经在她的祖国发生战争时,毅然决然地暂时放下科研工作,做普通的战地救护工作,为她的祖国贡献个人力量。科学家,也是普通人,要坚决将个人命运和国家绑在一起。”刘韵洁说。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朱亚萍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