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楼市马坐播丨自治小区给业主发红包,真不需要物业了?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今年8月份,楼市马坐播曾经关注过南京江宁百家湖西花园小区给业主发福利的消息,业委会用公共收益的结余,给每户业主发了200元的大红包。就在最近,长沙也有一个小区给业主分红,每户分到数百元到上千元不等,不过不同的是,长沙的这个小区并没有物业,这是一家居民自治小区。

自从2019年物业公司撤场后,长沙的这家名为天赐良园的小区便由业委会自管自治,通过扩建车位积累了公共收益资金后,还改造了供水系统、排污系统和监控系统,而物业费十多年来一直没涨,缴费率也高达95%以上。今年业委会决定,拿出公共收益的一部分,给全体业主发放小区自治四年来的首个“红包”,按照每平方米6元的标准,共发放了68万元,每位业主到手少则500多元,多则1400多元。

看到这里,估计手机屏幕前的你有点动心了,倒不仅仅是因为发红包,而是没有物业公司,我的小区也能管得好吗?其实按照现有法律法规,业主要求物业公司撤场的做法合理且合法,因为业主与物业公司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本质上是业主委托物业企业对小区进行服务,并支付相应报酬的委托关系,如果业主对物业不满意,就有权解除委托关系。正如长沙的天赐良园小区,2018年成立业委会后,与物业公司多次交涉,后者在2019年撤场,业委会也在当年7月正式自管自治。

其实,不少人会产生误会,一旦取消物业就没有物业服务了,没人打扫卫生、疏通管道,这可怎么办?业内人士告诉楼市马坐播,取消物业并非“无物业”,而是由管理方也就是业委会组织协调基本的物业服务,早在2015年,广州一家名为祈乐苑的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并开始业主自治,他们明确小区的所有公共收入属于全体业主所有,每个月都要公开收入明细,还选举了几位业主担任独立监督员,负责监督小区各项费用的支出。去年底,成都一家小区也辞退了物业公司宣布自治,由业委会的成员对小区负责,公共收益不再经手物业,而是由业委会直接管理和支配。在南京也有类似的案例,比如位于市中心鼓楼的裴家桥社区一处老小区,过去从没有物业进驻,在社区的牵线下成立了业委会后开始自治;也有小区将物业辞退后自管自治,不过小区规模都比较小,业主户数也不多。

诚然,小区业主自治的确可以大幅减少管理成本,增加业主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但是多数适用于无物业的老旧小区或是开放式管理的小区,而且每个自治小区的管理方式不尽相同,在推广上困难较大。在我看来,业主自治首先需要一个健全的业委会,业委会成员也都必须尽心尽责,需要将大量时间用在小区管理上,正因为如此,不少成功自治的小区业委会主任或成员都是退休人员。此外,小区自治还需要得到政府部门比如社区的支持,无论是政策上还是具体业务上,比如召开业主大会、协调服务内容等等。第三,小区业主们也要加强集体意识,自发参与其中,对各项支出和收益进行监督。最后想说的是,每个小区的情况各不相同,究竟适不适合取消物业,还得根据小区和业主们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如果贪图节省一点物业费,头脑发热炒掉了物业,结果小区陷入无人管理、多方扯皮的尴尬境地,到头来又得重新聘请物业公司,那就得不偿失了。

策划:李军

统筹:殷小平

摄像:赵雨晨

设计:董林

包装:唐嘉钰

扇面题字:张天翼

文案/出镜/剪辑:马祚波

校对:盛媛媛

编辑 : 朱亚萍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