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官渎社区在娄门路130号老旧小区改造中充分考虑到残障人士需要,联合旧改办等相关部门单位,在硬件设施上从“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3类出发,将无障碍设施、适老化设施纳入改造清单,根据各单元楼区位特点,因地制宜规划无障碍设施、适老化设施建设。同时摸清小区住户中残障人士、老年人等特殊重点群体底数,召开老旧小区改造无障碍环境建设座谈会,邀请居民代表建言献策,厘清建设中的难点、痛点,积极协调多部门单位推动解决完善工作。其中,在小区8幢5单元成功落地苏州市首台金融租赁模式加装梯,有效解决了居民融资难问题,让残障人士、老年人也能真切享受到“一键直达”的幸福。苏州作为全国无障碍建设先进城市,一直都走在敬老助残工作前列,官渎社区将持续围绕“加强适老化、适幼化改造,建设全龄社区”这一“老旧住区宜居改善工程”中的重点任务,联动多方资源,合理编制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规划,细化提升无障碍设计要求,助力城市更新与全龄友好城市建设,进一步体现对特殊群体的关爱。
硬件设施有了,“软件”服务也要跟得上。官渎社区结合社区“老年人多、残疾人多”的人口构成特点,高度重视民政条线老龄、残疾人工作,定期组织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等开展上门入户大走访、细排查、拉家常活动,了解残疾人目前的康复情况、日常饮食起居等,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耐心地进行解答。定期开展政策宣传活动,帮助残疾人进一步了解他们应享有的权利,引导他们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法治观念。同时,社区还充分发动“红管”志愿力量以及居民自治力量,通过提供送学上门、居家安全隐患排查等便民服务,以实际行动打通服务残疾人的“最后一公里”。
接下来,官渎社区将以社区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为抓手,将“宜居官渎”党建品牌与“敬老助残”特色服务深度融合,完善社区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紧扣重点,以点带面,从残疾人工作最小单元做起,建设残疾人友好型社区,助力推动社区残疾人工作走在前、作示范,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添翼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潘政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