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南航校长单忠德院士强调,要坚持“四个面向”,加快构建“四共四融”卓越工程师培养新生态,打造校企协同育人新示范。要坚持平台共建,推动场景相融,突出需求导向和场景牵引,聚焦关键领域重大战略需求,共建更多的校企联合实验室、联合创新团队,统筹校企各方资源,一体推进建设校企科研实践育人平台。坚持师资共享,推动创新相融,面向工程实践组建联合导师团队,让优秀的教师教学生、卓越的工程师带学生,真正形成高水平校企联合的“双导师”队伍,全面提升导师队伍的育人水平。坚持人才共育,推动文化相融,积极探索校企文化相融、协同育人新机制,促进校企先进文化互通互动、融为一体,形成全链条衔接、全过程协同、全方位融入的校企联合培养体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施大宁教授介绍,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实行理事会负责制,下设综合管理办和工程师技术中心,理事会组成单位目前有航空工业、航天科工等20家行业龙头企业。未来学校还将联合更多行业龙头企业,统筹校内外各级重点实验室与实践教学平台资源,打造十大关键领域的工程师技术中心。学校和企业将探索基于项目的招生选拔模式,高质量开展校企联合招生培养。卓越工程师学院招生规模目前初定为硕士生200人左右,博士生80人左右,未来逐步扩大招生规模。学生在校期间将参与承担国家重大重点项目研究,在校企导师组共同指导下确定学位论文选题,学位论文成果方式可以为工程技术研究、重大工程设计或新产品新装置研究等。
卓越工程师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继续深入推进,主要目标是培养造就一批国家重大战略急需的高层次卓越工程师。目前全国已有24所大学获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江苏有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3所入选。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校对 陶善工
编辑 : 郭凤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