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张家港市继2019年、2022年后第三次亩产突破吨粮!
按照国家提出的“藏粮于技”战略,2015年起,张家港市联合南京农业大学、苏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通过引进甬优系列杂交水稻品种,对水稻超高产技术进行攻关研究。
“像‘南粳5055’稻米品种,一株稻穗一般有120粒左右。而‘甬优1540’‘甬优1516’品种每株可达到400粒,是普通品种的3到4倍。”张家港市作栽站站长顾明柯介绍。
如果说优质稻种是水稻生产的先决条件,那么超高产技术就是造就水稻亩产吨粮的关键。
让水稻“吃”上科学营养餐。张家港市引进的“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根据水稻高产生育的基本规律,对水稻的全生产周期进行精确管理。
“比如施肥,以前是‘一炮轰’,但这项技术却能摸透需氮量、供氮量和施氮量的关键参数。”顾明柯介绍,根据作物的目标产量、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土壤肥力以及当季的需求量等指标,可精确确定水、肥的供给量,让水稻“吃”上科学的营养餐。
确保水稻生长全周期营养。2020年,张家港市引进了“水稻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在插秧时将“缓释肥”和“控释肥”按照一定比例调配,将肥料包一次性施入土壤,即可提供水稻生长周期所需的全部营养。
“将以往四五次施肥工序压缩到一次,能有效降低肥料肥力流失,减少10%至30%的肥料使用量。”顾明柯介绍,这项技术的使用,有效破解了传统施肥量大、次数多、人工成本高等难题,让水稻种植更绿色生态。
自2016年以来,超高产攻关示范田已连续八年单季水稻亩产超900公斤,体现了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模式下高产栽培技术的稳定性,也为大面积单产提升提供了技术依托。科技赋能,为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玉琴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郭凤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