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各界代表撞响“和平大钟”:钟声悠悠,呼唤和平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12月13日上午,在南京举行的2023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6名社会各界代表撞响“和平大钟”。伴随着3声深沉的钟声,3000只和平鸽展翅高飞,寄托着对死难者的无限追思和对世界和平的不懈追求。


美籍华人鲁照宁多年来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捐赠了许多文物史料,2023年捐赠了125份美国报纸,包括《纽约时报》《芝加哥每日论坛》等14种,这些报纸上均转载了日本报纸中有关两名日本军官进行“百人斩”的竞赛报道,“我在声声回荡的钟声里深刻意识到必须不忘历史、珍爱和平,绝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我还会继续努力收集相关资料,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

来自南京外国语学校的学生黄飞龙作为学生代表参与了撞钟仪式。“我为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生活在强大的国家而感到骄傲。”黄飞龙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我们要加倍珍惜前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和平,时刻保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铭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副院长卢建林从医务工作者的角度出发表达了对历史的铭记和对强大祖国的自豪之情。“我们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仁心仁术服务大众,不断提高医疗技术能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健康中国的建设贡献我们的力量。”

“今天参加国家公祭日仪式,撞响和平大钟让我深感作为农业一线生产者的使命责任。”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润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企业首席专家魏巧表示,“我将带领更多新农人扎根农业一线,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强国建设,坚持奋斗。”

“参与撞钟仪式并敲响和平大钟是一份神圣的责任。”中圣集团党委书记郭宏新表示,“科技是和平的捍卫者,科技强国家强,作为一名科技企业家,我深切感受到和平发展与国家强盛的重要性,我将带领企业员工脚踏实地,走科技自强自立之路,走创新之路,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我们的力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张楠

万程鹏摄影


校对 王菲

编辑 : 朱亚萍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