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了不起的小店”第三季⑥ | 社区快递“女站长”日录上千包裹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由江苏省委网信办指导的扬子晚报“了不起的小店”第三季系列融媒报道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摄制组深入南京城市街巷,深度调研各类小店的经营情况及小店集群的业态情况,用镜头讲述“小店故事”,展现各种小店为城市带来的勃勃生机,呼唤各种社会力量帮助小店良性发展。正值双十一、双十二快递高峰期,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来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职工宿舍区,沉浸式感受一家社区平凡物流工作者一天的生活。

不足30平方米的小店

每日录入包裹上千份

“滴,收货成功。”早上9点开始,在南航教职工宿舍区一家不足30平方米的快递小站,满满当当都是快递包裹,几乎没有落脚之地,录入包裹信息的声音一直不断。这家快递驿站的经营者名叫小丽(化名),她的一天,从将近300份新到的包裹录入信息到库开始。“平时每天新到包裹都有600-700份,到了双十一、双十二,每天有1300-1400份。”小丽手上一边忙着,一边笑着对记者说,“忙得过来,就是地方太小了。”

录入信息出标签后,小丽开始给录好的包裹编号,放入对应的货架。一个人,一系列流程,一刻都不能歇,甚至没有空隙抬起头,和记者说上几句话。“一般不会有丢件情况,首先这些环节都不能出错的。”上午10点到11点,来取快递的人陆续增多,很多都是社区里的老人,小丽耐心和他们一一确认信息,有的较重的包裹,小丽麻利地帮助老人们搬上小推车,然后继续进屋将包裹录入信息、编号、上架,一系列动作,一天要重复上千次。

从代收点到驿站

为社区老人传递温暖

小丽是南航教职工宿舍区开了22年包子铺的老板肖正发、陈福英夫妇的儿媳,在做包子之余,夫妻俩也会来和小丽换班,让小丽去吃上一顿饭。于是,在下午2点,小丽吃上了当天的第一顿饭。说起开设这家快递驿站的初衷,小丽表示,原先小区里老人多,没有很多快递,于是她在包子铺设立了一个代收点,帮助老人收发快递,后来近几年随着越来越多的老人开始网购,快递也越来越多,小丽干脆就在小区选了一个铺面,开设了一家快递驿站专门收发快递。

“她人很热心的,经常给行动不便的老人家直接送货上门。”路过快递驿站的欧阳奶奶告诉记者,“每次看她一个人,要面对堆积如山的快递,真的挺不容易的。”而小丽却云淡风轻,“应该的。一般晚上9点下班才有时间去送,这些时候双十一、双十二期间忙到晚上12点,实在没有时间的话也只能让家人帮忙送一下了。”

2023年12月5日,国家邮政局发布数据显示我国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1200亿件,11月1日至11月16日累计揽收量达77.67亿件,再创历史新高。这家小小的便民快递驿站是庞杂的物流网络中一个支点,传递着简单、质朴的人情温度,也是千千万万快递驿站的缩影。感谢在无数个日日夜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幕后英雄”,以勤劳的双手,满腔的热忱,维系着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安宁与美好。

在你的身边还有这样的小店吗?欢迎联系我们,在“了不起的小店”系列报道中,一起分享感动,收获温暖。联系方式025-58681162,83026015@qq.com

指导:江苏省委网信办

出品:王文坚

监制:李   军

策划:喻文君

编导:徐超妍

摄像:朱信智、李铭哲、吴伟龙

后期:徐超妍

文案:徐超妍、宋宣瑶(实习)


编辑 : 郭凤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