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12月21日讯(通讯员 杨志国 记者 万凌云)明天(12月22日)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在镇江,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随着冬至的到来,新年的脚步也逐渐临近,乡村农家的年味也渐渐浓郁起来。
21日上午,镇江句容天王镇唐陵村刘国富家,一大早一家人就开始忙活起来,将前一天夜里淘洗干净浸泡在水里的糯米,捞起后上蒸笼蒸熟。糯米蒸熟之后乘热倒入石臼里,反复不停的捶打,直至将糯米饭捣到看不见饭粒,粘成粑粑。打好后,大家一起用力把整团糍粑挑到干净的桌子上。
记者了解到,句容南乡的打糍粑由来已久,这不仅是祖辈传承下来的“老规矩”,也是每到过年餐桌上一道不可或缺的美食。糍粑在人们心中有美好的寓意,糍粑黏结成团,喻示着全家和睦团结;糍粑的香甜,喻示着来年的生活甜蜜幸福。
“一年忙下来,一大家人聚在一起,打打糍粑,喝点小酒,欢欢喜喜中交流一下一年之中的各种经历。”村民刘国富告诉记者。
现场
记者还了解到,每年冬至到过年这段时间,村民会分几个批次打糍粑,每次要打三四百斤的糯米,大家一起在热闹的氛围中分享一年的丰收和喜悦。如今,打糍粑也成了当地民间过年的一项传统习俗。
如今,每年到了打糍粑的时候,也会有不少城里人和孩子前来体验,感受一下乡村的年味。
校对 王菲
编辑 : 郭凤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