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仪式
去年扬州实现开票销售逾140亿元,已形成“234+5”食品产业集聚格局
本次活动由扬州市政府、中国食品报社等单位主办,主题为“开放、融合、未来”,设有名特优食品展区、名特优农产品展区、扬州特色食品展区等展区,展示全国各地优质食品和特色美食。其中,今麦郎、山东行政总厨、北京天福号、黔雨轩等知名品牌纷纷亮相展会,带来各自主力产品和特色美食。
扬州市市场监管局局长黄俊华致辞说,扬州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淮扬菜的发源地,“扬州炒饭”“狮子头”“扬州包子”“大煮干丝”都是扬州美食的代表。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共105家,从业人员1万余人,实现开票销售140.2亿元、入库税收2.4亿元。目前,全市食品产业已形成“234+5”的产业集聚格局。即“2个特色农副产品加工集聚区”——沿宝应湖及丹宝明公路沿线粮油及藕制品加工集聚区、沿高邮湖禽蛋及水产品加工集聚区;“3大农业产业示范园”——广陵区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高邮八桥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宝应县现代农业产业园;“4个食品专业园区”——扬州食品产业园、宝应有机食品园、高邮食品产业园和仪征食品产业园;“5大优势行业”——以五丰富春、三和四美为代表的传统食品业;以顶津食品、青岛啤酒为代表的饮料制造业;以方顺粮油、名佳食品为代表的油米加工业;以戚伍水产为代表的水产加工业;以完美日化、宝莲生物为代表的生物科技业。
活动现场
未来将依托特色资源禀赋,推动食品产业规模化特色化发展
据介绍,扬州不仅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淮扬菜发源地、世界美食之都等响亮的城市品牌,还有扬州炒饭、扬州包子、酱品、莲藕、家禽等56项饮食类传统品牌。有“亲亲”八宝粥、“宝应湖”水产、“秦邮”蛋品等中国驰名商标,“宝应荷藕”“高邮鸭蛋”等地理标志商标,“三和四美”“绿杨春”等中华老字号品牌,以及冶春、大麒麟阁等江苏老字号品牌。未来,扬州将依托现有特色资源禀赋,推动食品产业规模化、特色化发展。依托高宝邵伯湖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深耕沿湖生态特色食品加工产业,打造高品质生态食品产业集群;借助扬州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发展“食品+旅游+文创”新业态,推动食品工业与旅游、文创融合发展,支持食品产业园打造全国工业旅游示范区;充分挖掘整合区域餐饮、文化、旅游资源,重点打造北护城河、长春路、康山园1912三大美食产业集聚区。
今年前11个月限上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幅全省第一
“一直以来,扬州市委市政府通过组织各种高规格的推广推介活动,打造了一批爆款美食IP等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打响‘世界美食之都’品牌。今年前11个月,全市限上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61.2%,位列全省第一。”扬州市政府副市长张礼涛表示,近年来扬州聚焦产业科创名城建设主航道,深入实施制造强市战略,大力发展“613”产业,新型食品产业就是全市重点发展的13条新兴产业链之一,拥有食品专业园区—扬州食品产业园。截至目前,园区累计落户项目近150个,总投资近300亿元,包括世界500强华润集团、国企100强青岛啤酒、冷链50强万吨集团等项目落户以来发展良好。淮扬菜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与川菜、鲁菜、粤菜齐名的中国四大菜系之一,也是开国第一宴的主打菜。希望各位院士、各位专家在推广使用新原料、新技术、新方法上为扬州食品产业和餐饮行业发展献计献策。希望各位企业家能够选择扬州、投资扬州,不断深化在产业项目建设、技能人才培训、消费市场拓展等领域的互利合作。
开幕式上,同期举行了扬州市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签约项目意向总投资6.3亿元,为扬州食品产业的未来发展注入新动力,将有力推动扬州食品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通讯员 扬市监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徐珩
编辑 : 石伟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