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连云港海州:“厕所革命”办好“方便”之事 ,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以前我们家的厕所在屋后,我是残疾人,上厕所要一路扶墙,太难了。”近日,家住连云港市海州区宁海街道黄圩村杨玉源家的户厕改造完成,新建的水冲式卫生间,洗手池、冲水马桶、淋浴房一应俱全,村里还根据其个人情况,在厕所周围安装了扶手,小小的厕所改造大大提升了这户家庭的生活质量。

杨玉源的幸福感折射出的是“厕所革命”带来的暖心变化。近年来,海州区始终秉持“小厕所、大民生”理念,坚持农民主体,因地制宜,创新举措,确保把“方便”之事办好。 “在村里生活那么多年,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也能用上和城里一样的卫生间,干净又卫生。”新坝镇四里村村民顾正耀是今年户厕改造的受益者。今年以来,新坝镇统一安排部署,组织村干部、网格员挨家入户进行排查登记,并尊重农民意愿,合理选择改厕模式,科学稳步高质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改造好的户厕

“起初很多村民不愿意改,面对村民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我们通过组织工作人员走村入户、‘村村响’广播等形式,宣传改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按照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原则,带头率先改厕,邀请村民参观,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到户厕改造中,从‘不愿改’到‘主动改’。”海州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杨东说。此外,海州区还聚焦“选址难、改造难”等关键问题,制定了《海州区农村厕所革命工作实施方案》系列文件,建立党政“一把手”抓厕所革命的工作责任制,把农村改厕工作列入民生实施工程任务清单,定期召开会议调度工作进展。区、镇、村三级成立专项小组或工作专班,建立任务落实台账,建立完善报告、调度、通报等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责任到底、合力攻坚的责任落实体系。截至目前,海州区2023年新建整改8240户户厕改造,已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

在扎实推进农村改厕的基础上,海州区围绕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长效机制建设,“统筹推进农村户厕改造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相结合,与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同步建设,每户采用1.5升三格式玻璃钢化粪池,将化粪池出水口接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海州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晓东说。接下来,海州区将把户厕改造工作与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紧密结合,不断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加强后续管护工作,确保“建好一座、用好一座、管好一座”。

通讯员 王影 张欣雨 杨志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凌飞

校对 徐珩

编辑 : 胡妍璐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