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繁星 | 爆炒泥螺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故乡如东,地处南黄海之滨。这里百万余亩的浅海滩涂,自然条件优越,水质咸淡适宜,水温高低适度,浮游生物、海底栖息物等食物链丰富发达,因此故乡本港小海鲜中,称得上极品的有很多,文哈、竹蛏、泥螺、梅子鱼、梭子蟹、红毛虾……

拔得头筹的公认是文蛤。排在文蛤之后的呢?很多人说是泥螺。不仅因它走俏市场,是故乡宴席中不可或缺的一道美味,还非常有营养,有补肝肾、润肺、明目、生津之功能。

故乡人吃泥螺是一种极致吃法,基本限于葱、姜、米酒、盐等几种调料,不会扰乱泥螺本味。吃泥螺时,需要口齿默契配合,用“剔沙吸肉”法,剔去泥沙等留存于薄如婵翼的螺壳里,吸入螺肉、螺油、螺汁,方得原味。

一个春日,请几位朋友品尝我故乡的本港小海鲜,去了一家故乡人开设在南京奥体的酒店。

我点了几种小海鲜后,店家说:“再来道‘爆炒泥螺’吧!”

“爆炒泥螺”必须是用活泥螺。故乡离此甚远,要是泥螺死了,可就塌台了。

店家似乎看出我的惊诧和疑问,信誓旦旦:“请放心,老家本港黄泥螺,已经脱净泥沙,下锅前每一只都是活的。老家的厨师猛火爆炒!”

接着,他自言自语,或许是有意无意地给我“扫盲”:“如今交通便捷,冷链保鲜技术发达;处理海产品时,吐沙技术成熟!店里的海鲜,除了冷藏保鲜的外,还有很多是活的!”

离开海边,我第一次听说能吃到“爆炒泥螺”。我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

炝红毛虾、清蒸梭子蟹、蒜蓉竹蛏、铁板文蛤……一道道本港小海鲜闪亮登场,引来阵阵喝彩。在惬意过瘾间,一道“爆炒泥螺”上桌。望着盘中如拇指大的泥螺,唇黄、脂丰、肉厚,肥嘟嘟的螺舌,拖着透亮的圆壳,有的像拖鞋,有的像鸭舌帽,更多的像小房车。好亲切哟,我有种他乡遇故知的感慨和兴奋。一股久别了的大海鲜香味儿散开,弥漫鼻腔窜入脑,我食指大动、馋涎欲滴!

我简单介绍了吃法后,迫不及待地挟一只放在嘴里,唇、齿、舌配合,稍稍一吮,螺肉在嘴壳在外。此刻,一股鲜味直至咽喉,沁人心脾,这是儿时的味道,是家乡的味道,是大海的味道。

作者:王军

来源:扬子晚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编辑 : 华明玥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