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此次20名候选人从业背景广泛,且都是各个领域精英,从交通运输到汽车制造,从互联网到金融行业,有大学教师、律师、工程科研人员,医生,企业高管、还有前联合国项目官员、在读博士等。
部分入选者
从候选人所报名分会来看,顺风车行业健康规范发展共创共建专委会、顺风车用户个人碳减排认证交易专委会、产品体验升级及平台机制优化专委会各自均为4人,促进和谐车乘关系与顺风车文化传播专委会 有8人。
候选人刘刚是一名汽车行业的高级工程师,顺路合乘633次。在他看来,顺风车应该是一个多方共赢的生态,即车主得到油费补贴,乘客节省出行成本,平台提供渠道支撑并获得利润,社会出行结构更加合理。候选人李达顺路合乘636次,里程将近2万公里。在他看来,理想的顺风出行生态,既让车主使用方便分摊出行成本,也让乘客用享受便捷又经济实惠的出行;平台则通过持续提升订单撮合,和完善的出行服务来获得收益。这样,车主、乘客和平台各方都获益,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
候选人李梓旗是一名大学教师,她眼中的理想顺风车生态,首先是安全性有充分保障;其次应该是高效且用户友好的;此外还应是可持续的,通过鼓励共享出行减少上路私家车,来降低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最后应该是开放和包容的,鼓励不同背景和需求的用户参与进来,创造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合乘体验,还可以与其他交通方式无缝衔接,让更多用户能一站式出行。总之,理想中的顺风车生态是一个安全、高效、可持续且包容的系统,为用户提供便捷、舒适且环保的出行方式。
从候选人背景来看,顺风合乘次数超过500次的候选人占比近五成,最多的一位候选人顺风合乘高达2195次。很多候选人都从基于亲身经历不同角度,讲述了自己和顺风车的缘分,以及成为顺风车用户委员会委员后,可以做出哪些独特的贡献。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媛园
校对 徐珩
编辑 : 严静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