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佳作欣赏】扬子晚报苏州小记者工作室2024年第2周优秀作品“新鲜出炉”,欢迎投票!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扬子晚报苏州小记者工作室2024年第2周优秀作文“新鲜出炉”!您可在欣赏的同时为喜爱的作品投票哦~

扫描二维码,进入投票页面!

得票最多的小朋友将被评为本周“作文之星”。投票结果将在下周三正式公布哦~


寻月

苏州市吴江区芦墟实验小学  五(1)班  张昕飏

指导老师:屠超霞

回忆着中秋的夜晚,那皎洁的月亮无处不在。银白、明亮,像一个大玉盘温柔播撒着柔和的光点,让人感受到美好和快乐。

那是个凉爽的液氨,吃完晚饭,我就跑到俊俊家找他玩。看着天空中皎洁的月亮,我对俊俊说:“俊俊,语文课上我们刚学了一篇《月迹》的课文,今天我们也来开启一场‘寻月之旅’吧!”俊俊马上响应,兴奋地点头:“好呀,好呀!这真是个好主意,我们去我家的菜园找月亮吧!”

我们一溜烟疯跑到菜园里。我一眼望去,几棵鲜绿的青菜上,一颗颗晶莹剔透的露珠里,藏着无数个小月亮,似乎是某个人把月亮撕碎了,撒在菜叶上。我兴奋地招手让俊俊来看:“俊俊,这儿,这儿有月亮。”一阵风拂过,菜叶轻颤,小月亮们跳起了芭蕾,晶莹剔透、急速旋转。我们越发来劲了,继续在菜园中寻找月亮。真妙啊!月亮不愿走,很快我们就在番茄上、花盆里、铁标志牌上找到了它的踪迹。

不知何时,淘气的黑云遮住了月亮的半边脸,菜园像被笼罩了一层纱,变得些许暗淡了。俊俊说:“要不我们去河边找月亮吧!”我们走上了古色古香的石桥,一抬头,马上就看见了空中挂着的半个月亮,银光倾泻下来,河面上银光闪闪、如梦似幻。

“俊俊,你猜月亮里会有什么呢?”

俊俊托着腮,思考了一会儿,“我猜月亮里的地是银铺的,墙是玉砌的,如此好的地方一定还住着嫦娥和玉兔,他们每天无忧无虑地生活着。”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靠着石桥的栏杆,我看到俊俊的眼中也有月亮,我想我的眼里也一定有月亮。月亮真的是无处不在,它属于我们每个人。


我的天堂我的水

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  四(7)班  刘馨阳

指导老师:胡雪瑞

提起苏州,你会想到什么?这里是中国人的“梦里江南”,这里是“东方威尼斯”。我想说,这是我的第二家乡,这是河湖纵横的江南水乡,这是我心中最美的天堂。

苏州的水是京杭大运河源源不断的滋养;

苏州的水是三万六千顷太湖的碧波,它灌溉了东山的茶树,它养育了太湖肥美的虾仔;

苏州的水托起周庄八道临河的古街,是时间与历史的封印;

苏州的水是苏州园林里水榭楼台间必不可少的点缀;

苏州的水是贝老用封刀之作—苏州博物馆里做映衬的那一池婉约;

苏州的水是平江路旁小河里摇船的阿公阿婆吟唱的曲子,是岸边熙熙攘攘游人拍照的底色;

苏州水是阳澄湖大闸蟹嬉戏游泳的乐园;

苏州的水是养育了“水八仙”的灵魂;

苏州的水与糯米相遇成就了最好吃的苏式糕点;

苏州的水是葑门横街最著名的桂花冬酿酒的底蕴,

苏州的水是一碗涵盖数种“浇头”汤面里的红汤;

是金鸡湖边音乐喷泉喷出的快乐;

苏州的水是东方之门映在湖里的高大的倒影;

苏州的水是独墅湖里快速划过的皮划艇,是充满热爱和速度的摩托艇激起的浪花;

苏州的水是护城河里的游船,它载着游客欣赏千年古城墙和岸边优美的风光,更让游客沉醉在绵柔吴侬软的语昆曲里;

这就是我的天堂,我们的苏州,有鱼有米有灵动温润的水,它用最温柔的画笔,勾勒出了世人心中向往的江南水乡,我爱这柔和的水,我珍惜这水里的每一滴小水珠!


花架、园丁和童年

苏州市实验小学  四(3)班  郑荪宜

指导老师:许芳

校园里的紫藤再次悄悄绽放出了蓓蕾,清香开始慢慢地弥散开来,几株垂下的紫藤花在风中微微摇摆。时光一去不回,但紫藤花架下相伴的时光,是抹不去的回忆,至今犹在眼前。

暖暖的春风中,鸟儿清唱着它编的新曲儿,在树上轻巧地跳来跳去,发出清脆悦耳的鸣叫。明媚的阳光透过紫藤叶,斑斑驳驳地洒在地面上。那儿有我们的朗朗的书声,银铃般的笑声,花架下的我们天真无暇......

时光荏苒,仿佛第一次踏进实小校门就在昨天。那天老师带着我们逛校园,紫藤花盛开,和煦的微风里,一穗穗沉甸甸的花朵从架子上垂下来,随着风儿轻轻飘荡。

紫色的、白色的花瓣层层叠叠,与朱红色的架子相映成趣。一位身着白色卫衣,黑色长裤的年轻老师走了过来,她眼里闪耀着智慧的光芒,鼻梁上圆形的金丝眼镜更显才华。她身后跟着一群四年级项目组的同学。清新的花香中,几片淡紫色的花瓣,飞蝶似的迎风飘落,岁月静好。老师拾起身边的紫藤花,对大家说:“大家看,这花瓣的颜色由浅入深,中间泛着金黄色。一朵朵紫藤花相互簇拥着,多么温暖!”同学们立刻跑到花架的各个角落,寻找着缤纷的紫藤落英。他们精心搜寻着,筛选着,生怕遗漏任何一个细节。拾起落英,他们相互欣赏,互相交换,拼成各色图案,纷纷给图案起了各种好听的名字,有的叫“鱼戏莲叶间”,有的叫“蝴蝶采蜜”,有的叫“小鸟叶间唱”......老师微笑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眯成了一条细缝,闪耀着欣赏的光芒。

微风轻拂着孩子们的面颊,紫藤花瓣轻轻飘落,记录下我们的童年往事。


书法之美

苏州大学实验学校  六(11)班  凌思淼

指导老师:王冬

有人说,艺术是一幅画,画笔均匀,淡雅着色;有人说,艺术是一首歌,悦耳动听,美妙绝伦。可在我眼里,艺术是一幅书法作品,书法之美让我沉醉其中。

记得小时候,爷爷经常在书房里练字。我便坐在爷爷身旁看着,取出一张宣纸,研好墨。只见爷爷手握毛笔沾了沾墨,行云流水地写起来。那字遒劲有力,一气呵成。不一会儿,一幅作品就写完了。爷爷说写字要静下心、沉住气、不浮躁,如柳公权所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当时的我并不明白其间的奥妙,但却被这种艺术的魅力所征服了。

如今,我已经长大了。爷爷虽已年迈,可依旧坚持着写字。我更被爷爷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所折服。我央求着爷爷教我写毛笔字,爷爷同意了。每天写完作业,我便随爷爷到书房里练字,我从爷爷那儿学到了很多书法技巧。现在,我会在空闲时间,走进书房,独自铺开宣纸,研好一砚新墨,带着一份平静的心情,聆听者窗外的鸟鸣声,走进这翰墨流香的书法世界,这样的时刻真好。当我真正学会并理解了书法后,我才发现,想要写好字,除了要学会静心,还需要观察并对比自己写的字和书法家的字。同时不断地模仿和坚持不懈的练习才能真正把字写好。

书法,它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祖先日夜思考的成果,我们应该把它传承下去。它是一种创作世界、启迪智慧、传承文化的艺术形式。在我充满热忱的同时,也让我更加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明白了“艺术创造美”的精神内涵。

书法之美,便是我眼中的艺术之美!


农耕文化博物馆—研学之旅

苏州市吴中区一箭河实验小学  三(3)班  彭欣怡

寒风凛凛,挡不住我前往农耕文化博物馆参加研学。这是我成为“扬子晚报小记者”参加的第一个活动,我的心情万分激动,也十分期待。这次活动既是科普也是趣游。

在农耕馆,我们学到了大量的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知识。例如:农业思想、农耕技术、农耕工具、农学成就、传统农艺、生产习俗、农民艺术、节气农俗、水稻生长过程、渔之俗、茶之韵、江苏城市市花、桑的种植和蚕的养殖、昆虫世界的文化和神话以及诗词歇后语等。还有很多大田作物、园艺作物、植物标本、昆虫标本等大量实物标本。

稻田中常见的三种野草是稗草、三埨根草、夜含藤草。世界最美的蝴蝶是“光明女神蝶”,这种蝴蝶产于巴西、秘鲁等国家,数量极少,现在基本绝迹,十分珍贵,它不仅体态婀娜,展翅如孔雀开屏,而且蝶翅还会发光变色。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二十四节气帮助人们预报天气和时节,指导农事和生活。

在江南农耕文化博物馆,我们了解六大主题馆知识,感受文化底蕴,建立文化自信。最后我们前往苏州农科园植物工厂开展育苗活动,虽然我们播下的是青菜种子,但那更是希望的种子。

这次研学,前往的时候,满怀期待,回来的时候,收获满满。它使我深深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农耕的奇妙,从古至今,人类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要好好学习,在不久的将来,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当诗遇上了爱生活的我们

苏州学府实验小学校  六(6)班  赫依涵

指导老师:金丽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带领我们从爆竹声中的硝烟味中举起那一杯杯阵阵清醇的屠苏酒。春风拂面暖,桃符焕然新。除夕这个除旧迎新的日子,她就撩起了新年的那层神秘面纱。

我一直莫名感觉我们的生命似乎都有属于自己魔力的“莫比乌斯环”,从呱呱落地到落叶归根,人生旅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当然,年少时的“莫比乌斯环”是不同于成人的。“稚齿喜成人,白头嗟更老”。每当除夕夜来临,年幼的孩子们总是渴望快快长大,拜新年拿压岁钱。每一年的除夕,我好似能看到自己不变的身影——贴春联,打雪仗,放鞭炮。此时的魔力环是单纯的五彩缤纷。

而有人欢喜有人愁!成年人的魔力环是那么质朴又浑厚,他们的一年又一年烙下岁月的痕迹,平添了莫名的惆怅。我的姥姥就是这样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她会摩挲着我妈的头顶:“囡囡啊,你今年又多了一些白头发了哇!”她又会搂我入怀,轻轻地呢喃:“小心肝哦,你快快长大,姥姥还想看你做新娘子呢......”

年幼时,我一直觉得姥姥是不是老糊涂了,不希望我妈变老,却一直盼着我快快长大......

读了梅尧臣的“稚齿喜成人,白头嗟更老”,我似乎理解年年岁岁里那个矛盾的姥姥,她不喜欢看女儿变老,她更想看到我长大成年。

听了苏轼对弟弟的劝勉:“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我尝试用心中的画笔满蘸五彩的颜料,倾心绘出属于我每一年的“莫比乌斯环”。

一个人每一年的“莫比乌斯环”是不尽相同,每个年龄段的想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新年的到来,旧年也就不复存在了。有人成长,必定有人走向衰老。

岁月流逝,既是离别,也是初遇。新年伊始,很多人总爱立下新一年的目标。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坚持为之而努力。目标就像绚烂的烟花在除夕夜里盛开,又在普通的日子里凋落。

我提醒自己,不能自我荒废,而要“努力尽今夕”,紧紧跟住时间的脚步,过好今夕,才不会嗟叹蹉跎岁月。

金圣叹曾落墨:“年年年尾接年头”,又到了十二月月底,新的一年即将拉开帷幕。我的成长魔力环在继续丰盈着。

2023的雪已经飘过,2024的初雪迟早会遇到。那就从洁白的降临中绘制出“莫比乌斯环”的圣洁吧。爱无止尽,生生不息......


2023~2024年度《扬子晚报》小记者火热招募中!

扬子晚报小记者团,隶属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下属——扬子晚报。

《扬子晚报》为江苏省级报刊,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晚报、都市报,其融媒体的影响力指数稳居江苏第一,全国前十。

扬子晚报小记者团,历经十多年发展,已成为江苏省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生社会实践团体。扬子晚报为了把优秀的你展现给万千读者,特面向苏州市中、小学生征集“扬子晚报小记者”。只要你爱写作、敢说敢写、有文学创作的激情,就欢迎你加入我们,和报社大记者一样,在报纸上发表你的习作!

小记者VIP会员

VIP会员年费:880元/年

可享受VIP会员福利

1 全年在扬子晚报小记者周刊及相关平台上发表作文、书法、摄影作品等1-3次,发表后会有刊发证书及适当稿费奖励;

2 会员优先免费参加小记者工作室组织的系列活动,不少于3次;活动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学鉴赏、摄影、天文地理、生命科学、学习方法、亲子共读、家庭教育等大咖课程。

3 我们每个月会不定期组织一些研学活动,一年不少于60次,VIP会员全年参加免费活动次数不超过10次;

4 报名后发放扬子晚报小记者证;

5 报名后发放小记者装备一套(帽子、马甲、背包、笔记本、笔);

6 优先推荐参加扬子晚报各类作文大赛及其他赛事。

咨询电话

积木老师:18136966722(全天,企业微信同号)

报名方式

关注“扬子苏州教育”微信公众号-点击公众号主页下方菜单栏“VIP福利”-进入“VIP小记者招募”-根据提示填写相关信息,提交缴费即可。具体操作如下:

VIP福利

VIP小记者招募

其他

1、报名录取后,一个月内会有客服联系确定孩子方便参加活动的时间;

2、如发生报名小记者转学、生病等不可抗因素,报社可酌情安排办理退团或转让名额。如退费需根据实际入团时间,扣除装备费用后,按照每月100元费用扣除,无论是否参加过活动或者投稿,家长需携带小记者证到报社办理退团或转让手续;

3、在报名录取30日内,有特殊情况可选择退团,报社将全额退费(若小记者证已制作,则扣除20元工本费);

4、在报名录取30日后,报社不予办理退费。

期待您的加入!


关于扬子晚报小记者名称使用的声明

各相关单位、广大学员:

鉴于近期有不良机构以“扬子晚报小记者”名义招募学员组织活动,为澄清事实,现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郑重发布声明如下:

一、“扬子晚报小记者”“扬子晚报苏州小记者”是扬子晚报旗下品牌产品,其名称使用权归属于扬子晚报,扬子晚报自2020年7月1日起未授权给任何机构以任何形式使用该名称。

二、“扬子晚报小记者”“扬子晚报苏州小记者”从未有过更名行为,任何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攀附或者混淆,对于恶意混淆行为扬子晚报将视情况追究其法律责任。

三、对于“扬子晚报小记者”“扬子晚报苏州小记者”的各项活动我们欢迎广大家长、学员、各社会机构进行监督,同时我们在此衷心感谢社会各界给予我们一如既往的大力支持。

特此声明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2022年9月16日


校对 陶善工

编辑 : 郭凤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