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聚焦苏州两会|海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人谭淼:助力高科技民营经济体辐射海外市场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加速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聚焦数字经济和新能源,积极打造算力、信创、汽车电子、新型储能等新增长点,推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产业做大规模。”在苏州两会现场,聆听完《政府工作报告》,苏州市人大代表、海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人谭淼感到十分欣喜,“苏州市非常支持生物医药企业的创新研发,作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非常有幸在苏州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成长。”谭淼这次带来了《关于完善出国留学资助体系的覆盖面,助力高科技民营经济体辐射海外市场的建议》。

作为一家从事生物技术领域技术开发、服务的高新企业,海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在生物医药领域助力大众健康。据了解,海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最新的研究成果是自主研发的癌症预防检测试剂盒,可以利用人体三个基因来检测 28 种癌症,有效率高达99%。“我们把原先上万元的试剂盒成本控制在几百元钱,可以让老百姓花很少的费用就能控制早期癌症的发生。”谭淼说。

谭淼介绍,近年来,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实现了高速发展,规模、层次、结构等不断优化,迈入提质增效新通道,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的引领作用凸显。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很多中小型科技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一个企业想要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离不开科技、人才和创新。

“在国外优秀企业中,核心骨干人才多数都是自己培养的,而我们的企业却偏向于从外部招聘,揽天下英才而用之。目前地方政府对科技企业的扶持政策主要集中在人才引进方向。在人才培养方面,相关扶持政策较少,主要停留在参加高级研修班培训、开展技能竞赛等,地点基本局限于国内。”谭淼认为,对于人才培养来说,留学教育是培养具有先进理念、国际视野和掌握尖端科学技术等各方面人才的必要途径。但民营企业如果想要将人才送至国外培养,对企业自身的经济及资源方面的压力会相对较大。

那么,是否可以在出国留学资助体系上下功夫?谭淼提出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地方政府延伸出国留学资助体系的覆盖面,将高科技民营经济体纳入资助名单。“该举措将极大破解高科技民营企业发展早期的众多难题,有助于企业针对性地应对产业链体系中的‘卡脖子’技术瓶颈,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和国际市场的拓展奠定人才储备的战略基础。”谭淼说。与此同时,加强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引导、支持和激励广大人才更好地服务地方民营经济发展。“如果能支持企业的创新人员出国留学,让他们学到东西再回来,这是对企业实打实的一个支持。”谭淼说。

统筹 薛马义

2024年苏州两会扬子晚报全媒体报道组 张毕荣 田嘉艺 肖芦荟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胡妍璐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