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惠芬介绍,苏绣是江南文化的符号,它以其复杂的手工艺制作,集装饰与艺术于一身,是反映江南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2006年,苏绣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苏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苏州历代刺绣艺人传承下来的历史瑰宝。但目前,存在苏绣人才老龄化现象,年轻的刺绣传承人比较少。” 姚惠芬表示,由于苏绣技艺的学习周期长,要学好和掌握刺绣的各种针法需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学艺的成本很高。加上学成之后的职业选择的空间较窄,要想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年轻人大多不愿意学。
为促进苏绣技艺的传承和保护、传承和发展,弘扬苏绣技艺,姚惠芬建议,设立“苏绣技艺传承保护与发展基金”,用于有志于传承苏绣技艺的年轻人的培训与扶持,对于学习苏绣技艺的年轻人每年给予适当的生活补助。鼓励有资格的苏绣非遗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进行带徒授艺,每年给予非遗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一定的带徒传承资金补助。
“可以搭建年轻传承人的宣传与展示平台,对于优秀的年轻传承人进行表彰和宣传;定期举办苏绣传承与创新展览,展览展示年轻苏绣传承人的作品,对其优秀者进行奖励。鼓励年轻苏绣传承人参加全国性的非遗及工艺美术展览、论坛,对其优秀者和获奖者进行表彰和奖励。”姚惠芬说。
统筹 薛马义
2024年苏州市两会扬子晚报全媒体报道组 张添翼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石伟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