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聚焦苏州两会|苏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姚惠芬:弘扬苏绣技艺,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力量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苏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苏绣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地方特色浓郁,因其独特的精美而列中国四大名绣之首,素有‘今中华第一绣’之称。”苏州市人大代表、苏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姚惠芬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要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力量,促进苏绣技艺的传承和保护、传承和发展,弘扬苏绣技艺。

姚惠芬介绍,苏绣是江南文化的符号,它以其复杂的手工艺制作,集装饰与艺术于一身,是反映江南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2006年,苏绣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苏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苏州历代刺绣艺人传承下来的历史瑰宝。但目前,存在苏绣人才老龄化现象,年轻的刺绣传承人比较少。” 姚惠芬表示,由于苏绣技艺的学习周期长,要学好和掌握刺绣的各种针法需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学艺的成本很高。加上学成之后的职业选择的空间较窄,要想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年轻人大多不愿意学。

为促进苏绣技艺的传承和保护、传承和发展,弘扬苏绣技艺,姚惠芬建议,设立“苏绣技艺传承保护与发展基金”,用于有志于传承苏绣技艺的年轻人的培训与扶持,对于学习苏绣技艺的年轻人每年给予适当的生活补助。鼓励有资格的苏绣非遗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进行带徒授艺,每年给予非遗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一定的带徒传承资金补助。

“可以搭建年轻传承人的宣传与展示平台,对于优秀的年轻传承人进行表彰和宣传;定期举办苏绣传承与创新展览,展览展示年轻苏绣传承人的作品,对其优秀者进行奖励。鼓励年轻苏绣传承人参加全国性的非遗及工艺美术展览、论坛,对其优秀者和获奖者进行表彰和奖励。”姚惠芬说。

统筹 薛马义

2024年苏州市两会扬子晚报全媒体报道组 张添翼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石伟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