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江苏两会|省人大代表张利民: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建立系统治理专家智库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wholeTimeFilter(detailData.happen_time)}}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江苏省人大代表、南京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张利民参加省两会,重点关注了我省高质量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修复工作,推进美丽江苏建设中面临的挑战。
![]()
张利民告诉记者,江苏制定了省级“山水工程”中长期实施计划,这个计划的相关科学研究亟需跨学科、多学科,甚至是多主体跨部门的支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是一个复杂复合系统,科学研究横跨多个学科,且学科间相互交叉,蕴含着较多新知识和新技术;相关工程建设也面临勘察设计要求高、综合技术难度大、协调管理较复杂等问题。”张利民表示,自然过程、社会过程与经济过程共同存在且作用于山水工程迫切需要跨学科、多学科知识的支撑。
为此,张利民提出关于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智库建设的建议。在系统总结江苏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专家智库。据悉,近年来,江苏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取得了丰硕成果,张利民认为,需要围绕“山水工程”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和综合性研究,同时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与人才联动,实现课堂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等环节有机融合。同时,积极发挥江苏省高校集聚、学科交叉、人才集中的优势,组建由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特色智库,针对山水林田湖草沙工程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提供决策咨询、制度设计、发展规划和行业服务。
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价值实现机制研究,开发江苏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技术体系,编制生态产品名录;鼓励相关政府部门立足推进“山水工程”的现实需求,发布专项课题,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攻关;鼓励发布“山水林田湖草沙工程”专报,加强高校、科研机构、项目团队咨政建议的报送工作,建立咨政报告数据库和定向征集、集中报送的工作机制。
“还可以建立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系统治理的联合实验室。”张利民建议,建立“政府支持、高校出智、企业出资、公众出力”的多元主体利益协作机制,倡导科研院校、社会组织、企业、公众等多元利益主体的广泛参与和深度协作,协同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技术攻关,加快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校对 陶善工
编辑 : 朱亚萍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