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尘世写真 |翰墨书香写对联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蒋露霞/文

我上初中时,学校要求学生每天都要练毛笔字,照着字帖临摹,俗称写大字,一天写一页,交给老师修改。上了高中,大字课从课表上消失了,书法的能力渐渐地就荒疏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婚后第一次回乡下婆家过年,正值年三十晚上,婆家的门联还没人写呢,我只好勉为其难提起笔来。农家贴对联,家宅、厨房、猪圈,所有的门林林总总加起来有一二十幅。那一次,我写了个痛快。

这些年,家里贴的对联都是从银行领回来的,印刷体,精致,漂亮,只是少了点书香味儿。今年初,我参加了一个迎新年、写对联、送温暖活动,现场观摩了书法家们到社区义务为居民写对联的情景。

那天,我走进社区图书室时,里面已济济一堂,围满了前来观赏和等待领取对联的社区居民。曹老师铺开纸张,率先开笔,不一会儿,一个“福”字就写成了,曹老师说:“‘福’字不能瘦,要写得圆润饱满,才能给人福气满满的喜感。”紧接着他又介绍天下第一福字的由来,原来,一个福字里融合了“子田才寿福”五个字。曹老师一连写了几个福字,只听得一迭声“我要”“我要”,转眼间,福字就名花有主了。接下来,曹老师开始写对联,“龙步青云酬壮志,鹏飞翠宇览神州”,横批“大展宏图”。有人问:“曹老师,您写的是什么字体?”曹老师停下笔来说:“我写的是行书,加上一点草书,这样比较灵动耐看。”他又指着对联中的一个字对大家说:“字的疏密也很有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

“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这句话可是清代著名书法家邓石如的经验之谈。现场看曹老师写对联,还真的能学到不少知识呢。这时,旁边有位年轻姑娘想请曹老师也帮她写一幅,她说她马上就要结婚了,准备贴在新房里。曹老师满口答应,不假思索,一幅对联“花好月圆情缘系,比翼双飞连理结”就写好了,书法和意思全有了,横批写什么呢?曹老师想了想说:那就写“龙年之喜”吧。

张老师那里,也围满了人。他展开纸笔,笔酣墨宝,一挥而就,对联是“仰天俯地感怀寄,揽竹品兰情趣幽”,让人不禁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之佳句来。略一沉吟,横批“惠风和畅”。众人皆拍手叫好。有几位居民当下就和张老师约好,自家也要写这幅对联了。

社区居民纷纷把老师们写好的对联摆放在地板上,墨迹未干,墨香浮动,意韵悠长,引得众人纷纷品评赞叹。也有旁观者忍不住跃跃欲试,蘸墨挥毫。屋外天寒地冻,屋内春意融融。这样的对联,贴在门上才有意义呢

校对 徐珩

编辑 : 郭凤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