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约写明了发放条件
在小晓意识到自己有可能被骗后,她以公会违反底薪约定为由向平台提交了退会申请,公会拒绝退会,理由是小晓没有完成直播任务,并举出其直播间没人的照片表明小晓不认真直播。最终平台判定不支持退会。
平台方不支持小晓退会
小晓表示,她自去年4月停播后就再也没有直播过了,也一直没有拿到4000元底薪,但她和公会的协议还将持续到2024年的3月,在此期间如果小晓想要开直播,获得的收益还是要分给公会,同时也面临合同在身的隐忧。
1月31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就此事多次致电该直播机构,均未有人接听。
非正规直播机构套路多
多名女生称险些“入坑”
小晓把自己的经历整理成经验帖发布到了社交平台上,热度很高,评论区里有不少网友表示自己也遭遇过类似事件,还有一些运营在推荐自己家的公会,另外还有一些“小白”发截图询问这个公会能不能加。
嘟嘟是江苏的一名女大学生,她也是被直播宣传的高收入所吸引,但她播了一天就播不下去了。“公会工作人员告诉我,一定要说一些‘甜言蜜语’哄着网友,这样才能有打赏,这让我感到很羞耻,他们还告诉我说,做直播要放下身段和‘大哥’维系感情,说不能下播就联系不到人,这和我的预期严重不符。”嘟嘟的退会倒是挺顺利,因为她在7天无理由退会的条件内。
姚女士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她8年前在社交媒体上收到过直播机构的邀约,“那时候是在一个独立的平台直播,需要额外下载APP。”姚女士表示,当时自己和平台没有签订任何协议,只是进行了口头约定,平台要求自己需要每天播满4个小时,每天的底薪是几十块钱,“我播了几天之后,就发现这个平台不太正规,就赶紧退出了。”
姚女士说,当时自己退出没有受到什么阻碍,也结清了部分直播佣金,“但在加入时,他们要求我手持身份证拍一张照片给他们,我照做了,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挺后怕的。”
王女士在2020年的时候也曾收到过直播机构的邀约,“他们当时就直接提出来想跟我签约,要求每天播4个小时,当时我感觉他们不是特别正规,谨慎起见就没有立即签约,而是先自己尝试直播体验一下。”王女士说,她自己在平台上直播了一周之后,觉得不适合,就没有继续了。
大学生签约成主播纠纷屡现
存在哪些问题和风险?
近年来,在校学生签约成为主播后引发的纠纷屡有出现,那么,问题究竟出在何处?从事直播行业多年的小蓉(化名)告诉记者,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法律意识,往往看到成功主播的高收入,却未能对协议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解,在“公会”无法提供口头承诺时难以主张权利,同时因为学业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完成约定的直播任务,从而面临高额的违约金。
江苏亿诚律师事务所的徐旭东律师则表示,他自己也接受过几名年轻主播的咨询,发现目前的签约直播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以小晓签署的这份直播协议为例,他认为,对于尚在高校就读,又缺乏直播经验,没有收入来源和直播空间的普通学生而言,首先需要承担一笔开播成本。但主播克服困难按约定开播后,如果丙方即“公会”违约不提供条件,乙方主播的权利也仅仅是申请退会,缺乏对公会方的违约责任约束,这对于主播来说显然不公平。
根据该协议约定,当“扶持价值”达到一定金额时,甲方平台公会有权要求主播签署独家直播协议,如主播违约就需要承担“扶持价值”1倍的违约金。徐旭东认为,该条款违反了人社部、最高法等八部门出台的《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中的规定,即平台不得违法限制劳动者在多平台就业。
徐旭东指出,值得注意的是,这份协议属于三方民事合同,主播一旦签署该协议,就不能在毕业前后因找到理想的工作单位,在协议到期之前进行解除。如需脱身,就要按照违约责任条款中的约定承担违约金、维权费用等名目繁多的费用,这对尚在读书阶段的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选择是极为不利的。
对于大学生主播这一特殊群体而言,因为学业原因,一些人无力完成直播协议中规定的时长,因此产生纠纷。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注意到,在司法实践中,已有法院在审理涉及大学生的直播协议纠纷案件时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特点,明确应以学业优先,并在认定其是否应承担违约责任时有所体现。
在南京市高淳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案件中,大学生小周与某文化发展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约定双方合作期限一年内不得无故停播,消极直播。协议签订后,小周开始直播,获得了一定的收益和佣金分成。小周开播三个月后,因暑假结束,返校后课业繁重,无法达到直播时长而暂停直播。签约公司认为小周擅自停播的行为构成违约,要求其支付违约金10万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小周在签订合作协议时缺乏对学习时间的考虑,合同约定义务严重影响其在校期间的学习进度。小周是在校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对于签订合同及合同义务认识存在不足。暑假结束后,在保证完成课业的前提下无法按照约定继续履行合同,虽有悖合同之约,但其将完成学业的重要性摆在赚取直播收益之前,符合社会一般价值理念。法院认定,公司有两个月未按协议约定向小周支付合计1万元的保底收益,也存在违约情形。
法院认为,在小周坚持学业优先的情况下,公司坚持要求其按照约定进行直播,必然影响她接受正常教育,且对违约所遭受的损失也没提供相应证据予以证明,所以对公司主张的10万元违约金不予支持。
紫牛新闻记者 |徐韶达 万承源
实习生 |高磊
编辑|张冰晶
剪辑|万惠娟
主编|陈迪晨
图片和视频素材:受访者提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紫牛新闻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大成(南京)律师事务所唐迎鸾律师
编辑 : 张冰晶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