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 视觉中国
今年过年,“公主”请这样发——
网友“梓秋”参加了征集,并且给自己写的文案起了个名字,“今年过年,‘公主’请这样发”,网感满满。“梓秋”的句子都不算长,如“烟花升空有一年,喜悦无边”,“烟花聚又散,今夜共团圆”,还有“新年给生活加点糖,全都带甜”。仿照古风,“梓秋”还列了一点五字一句的工整句子,如“历添新岁月,烟火满风霜”“万事皆顺意,喜乐常相伴”“满城尽烟花,除夕喜万家”。直白的大白话版也有,如“从现在开始,坏运清零,好运加满”,“不期待突如其来的好运,只希望2024所有的努力都有好报”。
网友们提供的跨年文案,标题都比正文要亮眼。一组名为“2024龙年,听取‘哇’声一片”的新春贺词集锦,内容看上去更像模板,但这标题倒是有些意思。模板类内容,适合不太会组织语句的人来作参考:
逝去的岁月犹如脚下的阶梯;跨过的每一道坎,都化作了指引我们方向的光芒。面对2024年的挑战,我们更需坚定步伐,尽管环境喧嚣复杂,更应凝视目标不渝!道路或许遥远,但始终坚信:行者无疆;众多梦想与期许,终将酿成最甘甜的果实!
追逐梦想,历经风霜这一年,我们肩负的挑战超乎我们的想象,而成就也令人惊喜。迈入2024年,愿我们在梦想的征途上相遇更卓越的自我。向大家致以新年的祝福:愿龙年大家事业蒸蒸日上!
“吉祥话”怎样才能“信达雅”,古人给你打好样了
其实,“高级”的定义,在古文里也有专门的称谓“信达雅”。指望着说点漂亮的“吉祥话”给年关增光添彩,古人早就这么干了,比如,商代甲骨卜辞中常见的“往来无灾”“无害”“大吉”。从秦汉开始,古人对吉祥的期盼越来越丰富,内容涉及祝酒劝食、健康长寿、平安喜乐、多子多福等等。吉语简洁凝练,或含蓄雅致,或坦率可爱,无不显得情义绵长,韵味隽永。
举个例子,过年免不了的团圆聚会,招呼客人时,古人有一个宾语前置的句子,“君幸食”“君幸酒”——希望您吃好喝好,祝您用餐愉快。劝人热烈喝上几杯,《诗经》里有自己的“祝酒歌”: 《小雅·鹿鸣》末句“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言语间有雅致意趣,还含有诚敬之心。
虽然古人没有网络,但他们送祝福有自己的“信息载体”。汉代的铜镜上,常见“长乐未央,极乐富昌”“日利大万,家富千金” 这样的吉语,追求“高兴、高寿、高薪”,从古至今都是一样。到了宋代,文人雅士之间真正的开始“发信息”送过年祝福了,只不过,他们的祝福是用一种名叫“飞帖”名片来承载。春节期间走亲访友,要是与对方的“档期”合不拢,就在对方家门口红色的“接福”口袋里留下自己的名帖,过程挺隆重,但含义却有点“敷衍”,“我来过了,我留下帖子祝你新年好呢,等你回复我哦。”这样看,现代人的贺年卡、拜年微信,倒有飞帖遗风了。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校对 徐珩
编辑 : 王睿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