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新春走基层 | 除夕夜走进急诊中心,与守护安康的“白衣天使”同迎新春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除夕之夜,吃年夜饭、看春晚、全家团圆是大多数家庭的“必备环节”,新春之际,医务工作者因为工作特殊的原因,时常不能在节日里与家人相守,万家灯火岁月静好的背后,有他们的倾心守护。大年三十,记者走进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致敬医务工作者们的新春奉献。

儿科医生谢静正在为孩子查房

时刻做好“急诊”准备

急诊室是医院抢救患者的最前线,越到节假日,医护人员越是要以“十二分”的精神投入,全力抢救病人。“春节期间,腹痛、发热、心梗、脑梗的患者层出不穷。”急诊抢救室护士长李赛兰介绍,为此,她特地安排了充足的工作人员,全力保障抢救工作顺利进行。同时李赛兰也时刻绷着“一根弦”,她习惯于把手机放在床边,设置为铃声加震动模式,随时处理突发状况。

2月9日19:45,77岁的丁大爷胸痛迟迟不能缓解,家人紧急拨打120送至江都人民医院急诊,院胸痛中心立即启动急救绿色通道,医护人员迅速展开救治。正当医护人员全力救治时,另一边,76岁的詹大爷因一侧肢体麻木、嘴角歪斜被送至急诊,此外,急诊还收治了因头晕、抽搐、酒精中毒、肺部感染等患者。虽然需要护理的患者较多,但急诊室内的医生们有条不紊,这一切对于他们来说早已是轻车熟路。除夕之夜到大年初一早上,在医护人员的精心守护下,10余名患者转危为安。

虽是除夕,急诊室前来就诊的患者还是不少

重症监护室里的“不眠之夜”

对于在ICU重症监护室工作了13年的主管护师马婷婷而言,大年三十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个工作日。傍晚,匆匆吃完医院配送的年夜饭,来不及有片刻的休息,马婷婷按照日常工作要求,迅速佩戴好口罩、帽子,开启了又一个忙碌的夜晚。作为一名青年党员,马婷婷习惯了年三十不能与家人团聚的“工作模式”,娴熟地在床边为患者进行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病情监测等一系列繁琐而又细致的工作,患者一旦出现病情变化,他们便会第一时间开展抢救措施。

除夕之夜,江都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里的23张床位全满,都是危重病人,年纪最大的近90岁。老家在江西的医师黄宇,硕士毕业后在江都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工作,今天是他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值夜班的除夕,为了支持儿子的工作,黄宇的父母特地来到扬州过年。面对除夕值夜班的工作安排,黄宇更有些期待:“我的父母很理解并且支持我的工作,能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除患者病痛,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除夕之夜。”

凌晨,ICU内一名重症患者突发心律失常,严重休克,黄宇、马婷婷等医护人员立即行动,经过抗心率失常抗休克治疗、床边超声评估、进行血气分析等抢救处理,患者生命转危为安。

图为除夕晚上10点16分江都人民医院ICU内

是父母更是医生,他们为患儿“撑伞”

去年入冬以来,支原体、流感、腺病毒等纷至沓来,儿科病房里患儿的数量“居高不下”,年三十这天,病房里依旧有近30个生病的孩子接受着治疗。

儿科医生谢静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对于妈妈为什么不在家吃年夜饭,6岁的小儿子还有些不理解,但谢静只是简单地嘱咐好父母、安抚好孩子,便踏上了去科室的路,她和同样值班的护理人员一起,共同守护着这些孩子的健康。

在儿科急诊,值班医生孙雅也同样一夜无眠,除夕晚上到大年初一早上6时许就有20多位孩子前来急诊。“医生,快帮我看看孩子怎么样了?”凌晨,3岁7个月的小宝因剧烈咳嗽被家人带到医院急诊,父母心急如焚。孙雅仔细了解孩子病情,结合相关检查,孩子被诊断为肺炎,即刻收治入院。“每一个生病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忧心忡忡的家庭,我们儿科医生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所能,让孩子们过一个平安、健康的春节。”孙雅介绍。

早晨6点10分,龙年新春初一的太阳缓缓升起,阳光洒在院里,照进病房,也透进这里每个人的心灵,对于除夕通宵值班的医护人来说,这不是开始,这只是延续。

江都人医抢救室的值班医护人员忙里偷闲,也为大家送上新春祝福


通讯员 马兆敏 于备备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成沫


校对 陶善工

编辑 : 郭凤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