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记者过年vlog丨【视频】家有一老,真的是如有一寶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老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过去只是作为一句俗语,一听而过,但2024年春节回家过年,我第一次有了切身体会。

我老家是淮安市涟水县成集镇一个标准的农村小组,按照过去的说法就是一个生产队。父亲兄弟四人,两个叔叔常年在外工作,我父亲则因为我的缘故在无锡生活,而我的大伯常年在老家生活。

以往年份,关于如何过年,如何团圆,他们老兄弟四个,特别是在外的三个人,很早甚至是农历十一月初就开始电话联系,了解彼此的行程,看凑凑时间,能一起尽可能多聚一聚,聊一聊。多年来,这就是我们家这样一个“习惯”,自然而然。

特别是他们老兄弟的父母,也就是我的爷爷奶奶还在世的时候,过年回家一大家子团聚,就是理所应当。

但今年有所不同,奶奶在爷爷去世后十多年,也就是2022年中,以93岁高龄去世。2023年春节,作为新丧人家,按照规矩,本来需要拜祭磕头。不巧的是,因为妹妹新生二胎,父母专门去了她那过年,错过了春节的兄弟团圆。

所以今年春节前一个月左右,哥几个就今年回家的行程安排,开始了一连串的电话商议,可关于怎么团聚一时拿不定主意。

主要是由于,这么多年来,几家人都是努力地在打拼生活,努力挣钱,经济条件越来越好,所以,两个叔叔分别在县城和市区买了新房。是在乡下老房里面团聚,还是在新房里过年,大家意见不统一。

最终确定下来的方案是,年三十在我家的乡下老房吃饭,年初一去我四叔家,年初二去我三叔家。去我大伯家的时间,考虑到他的习惯,加上年初三中午村里有长辈过寿,于是决定放在当天晚上在他家聚会。就这样,这个年他们几个老兄弟轮流做东团聚。

闲聊当中也颇为感慨,老奶奶不在了,四兄弟感觉缺了主心骨,也似乎少了继续守着老房子的理由。“一晃我都快六十了,大哥、二哥都六十多七十了,老太太不在了,每个人家有都是住在不同的地方,都是有家有口有孙子的人了,再聚在一起不容易,聚一次是一次!”一向比较多愁善感的四叔说。

这一次过年几次聚会,都有几个堂兄弟拍了视频,分享到群里,感慨更多。想着当年还是小孩的彼此,如今都已经成家立业,当年孩子们绕膝的老人已去,岁月易逝,世事沧桑,“团圆”一词真的愈发珍贵,难得。令人比较意外的是,此前几个老兄弟间也偶有疙瘩,反而是随着老人的去世彼此关系更亲昵起来,大概他们也都知道:时光不会倒流,失去的已然失去,抓住眼前的亲情,抓住每一次团圆的机会,来弥补父母亲不在的缺憾。

“老年人真的是家里的宝贝,他们在还有主意,不在了也就永远不在了,失去了!”我一个堂弟这样发在了朋友圈,附上的是一家人团聚的照片。

对我们这个大家来说,老太太就是宝,她是儿孙思念的寄托,回家的目的地,团圆的理由,相聚的根。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建波


校对 王菲

编辑 : 严静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