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10086”又打电话啦?警惕!可能是诈骗!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不久前,如东县在日本留学的小王突然接到“中国移动”来电,声称手机号码涉嫌发布黄赌信息,如不解决,手机号码将被封锁。此后,小王又连续遭遇“民警”和“检察官”,被告知涉嫌洗钱,支付“保证金”后银行卡又被冻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近日,如东县在日本留学的小王(化名)接到“10086”来电。对方自称移动客服,因小王名下的上海移动号码涉嫌发布黄赌信息,若不及时解决,手机号码将被封锁,故已代其报警。

不一会儿,小王果然接到一个尾号为110的电话,对方自称上海某区民警“孙阳”,告知小王其个人信息疑似泄露,并以需要在线做笔录为由,让其下载了一款名为“Telegram”的APP。

在民警“孙阳”指引下,小王点开APP,全力配合“做笔录”。谈话中,“孙阳”告知小王其名下银行卡涉嫌洗钱,金额高达392万元。“你需要与检察官联系”,“孙阳”提醒道,并主动介绍了一位姓童的“检察官”。

通过“Telegram”,小王与“童检察官”进行语音通话。

“检察官”称,可以为小王办理取保候审,但是要先缴纳保证金。

小王遂向指定账号转了一笔“保证金”。

此后,“童检察官”又以需要“财产证明、给受害者支付医药费”等为由,让小王继续转账。

第三天,小王在转账时被告知,银行卡被冻结,不能继续转账。如想解决问题,需回国办理。心急之下,小王选择了回国。

回国第二天,她就来到了户籍地派出所。

值班民警听完她的讲述,再仔细地查看手机记录,确认小王遭遇了电信网络诈骗。因收款账号涉诈,故小王的银行卡被保护性止付。

“若不止付,你的损失就更大了……”听完民警一番讲解后,小王如梦初醒。

诈骗套路解析:冒充“移动客服”开场,来电自称中国移动客服,告知受害人因名下号码违规发布黄赌信息,需配合警方调查。“公检法”紧跟其后,冒充公检法打来电话,并会身穿“警服”进行视频连线。在交谈过程中以做笔录不能中断为由,要求受害人保持联络并与外界切断联系。“缴纳保证金”“资金审查”齐上阵,要求受害人下载指定软件,让其缴纳“取保候审保证金”,或以“资金清查”等为由让受害人将钱款转至“安全账户”。一旦受害人按指示操作或转账,银行卡内资金立刻被全数转走。

警方提醒:公检法等机关绝不会采取电话、短信、微信、QQ等形式办理案件。任何要求把资金归集到指定账户(无论是自己名下账户,还是对方提供的账户),要求开通网银,提供银行账号、密码、验证码的,都是诈骗!谨慎使用“共享屏幕”功能,如有陌生人推荐下载APP,开启“共享屏幕”功能,务必拒绝。

通讯员 江洁 单凌杰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石伟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