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布社交平台的减肥经验帖中,有些博主表面分享经验,实际上暗中推销产品的情况并不少见。大都是以“好物分享”或“测评”之后服用某款产品后,不用运动、正常吃喝之后达到减肥的目的。更有甚者,减肥博主把处方药炒成“减肥神药”,比如说使用司美格鲁肽减肥针,博主声称打几针就能瘦下来。类似这样的说辞看着让人怦然心动,其实一旦使用,消费者的身体将面临很大的风险,而售卖者的法律风险同样很大。其实,像类似司美格鲁肽属于供糖尿病人使用的降血糖处方药,在我国被批准使用的适应症是糖尿病,而非用于减肥。
“如果把处方药进行广告会违反国家对于处方药广告的强制性规定,因为我国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处方药只能在国务院指定的医学刊物上进行广告,而不能在社交媒体上或者其他的广告传播途径进行广告。”
记者注意到,在减肥博推荐的产品会在视频或者图文中标注文字“普通食品不能代替保健品和药品”。律师表示,此举并不能减免相关的法律责任。如果博主的行为给个人造成了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等方面的损害,并且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备因果关系,博主具备主观过错,那么需要承担侵权责任。
“在传播的过程当中进行了虚假宣传,那么还有可能构成侵犯消费者的一个权益。如果消费者使用了相应的药品之后造成了生命健康的损害会构成侵权,要承担侵权责任。如果造成了严重的后果,那么还应承担刑事责任。”
其实,对于减肥博主的虚假宣传行为,如果平台为他提供宣传、推广服务,构成商业广告的,平台将需要承担广告发布者或者广告经营者的责任。同时,社交平台作为内容的直接监督者和管理者,应当积极履行法律义务和社会义务,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机制,明确处理流程和反馈期限,及时处理公众对于违法违规信息内容、营销行为的投诉举报,让乱象无处藏身。消费者对于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减肥产品还是要谨慎购买,最好还是要到药店或者医院进行咨询,对于处方药的使用更要慎之又慎。同时,对减肥还是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管住嘴迈开腿,千万别迷信所谓的减肥神药。
编辑 : 郭凤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