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参观这场展览,走近“江抗”,走进无锡的一段传奇岁月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扬子晚报网2月26日讯(记者 张建波)即日起,由新四军纪念馆、无锡市委组织部、无锡市委宣传部、无锡市档案史志馆、无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无锡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举办的《一切为了人民——新四军历史展》《驰骋江南——新四军在无锡历史展》在无锡博物院展出,带领公众一起走近“江抗”,一支特别的抗日“铁军”。

展品

展览海报

1939年5月16日,无锡梅村小学的操场上人山人海,一片欢腾。当天,正在举行欢迎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即新四军第六团)东进抗日大会。无锡各界人士、地方抗日武装、梅村周围群众代表和江抗指战员代表共3000余人参加了大会。现场,无锡百姓们扶老携幼,都想看清楚传说中的“新四军”的模样,一双双眼睛里更是充满了期待。果然,眼前就是一支精神抖擞、斗志昂扬的军队,大会更洋溢着军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的热烈气氛。

那么,“江抗”究竟是一支怎样的队伍?新四军在无锡又肩负着怎样的使命?

1937年11月25日,无锡沦陷。1939年2月,为贯彻执行新四军“向北发展,向东作战,巩固现在阵地”的方针,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陈毅率部挺进茅山。当年5月,陈毅派叶飞带领新四军第六团,以江南抗日义勇军的番号从茅山根据地东进抗日,第一个落脚点和前进基地就是无锡。在东路地区党组织和无锡各界抗日联合会的发动下,无锡地区各界掀起拥军热潮:群众争先恐后地送慰劳品——猪、米、鞋、袜、酒以及各种食物和现钞。各个群众团体、妇女职业补习学校、儿童歌咏队、各个小学校,均纷纷组织慰劳队前往慰问,盛极一时……

“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及其下属的多支地方武装紧紧依靠本地的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始终坚持在无锡地区抗日斗争的第一线,直至迎来抗战的伟大胜利,用忠诚和热血谱写了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无锡市档案史志馆党组书记、馆长张曙峰如是说。

展品

展品

参观

冲锋号、新四军臂章、新四军使用的武器、新四军第六师挺进支队司令部布告、新四军在查桥战斗时穿用的军服、新四军缴获的日本军刀……据统计,全民族抗战八年间,新四军、地方武装和革命干部、群众共有1250余位烈士血洒无锡、江阴、宜兴大地。展览现场展出的这些藏品,再现了那一段不平凡的历史岁月。

无锡市档案史志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更加全面地呈现新四军在无锡的历史,展览同时征集和展出了无锡部分新四军主题纪念馆馆藏实物90余件,以及反映新四军抗战历史的视频资料,以丰富的内容、多元的方式,讲述可歌可泣的革命岁月,提升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质效。

据了解,此次推出的《一切为了人民——新四军历史展》还荣获了2023年度江苏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


校对 陶善工

编辑 : 石伟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