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书香校园氛围,让名著经典随手可触及、可感知
“教育是从阅读开始的。”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校长高金凤认为,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校首先责无旁贷。
高金凤认为,校园应有浓郁的阅读氛围。例如把校园图书馆打造成为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地方,让“泡图书馆”成为孩子们心中的“好时光”。同时,把图书放在校园的楼梯拐角、班级区角等孩子们随手可触的地方,也可以把书籍名著中的经典元素融入到校园的道路、景观设计中,吸引孩子们们走进经典、感知文学经典的魅力,用良好的阅读环境吸引孩子们爱上阅读。
“同时,我们不应让孩子们觉得阅读是一种负担。我们发现,有的孩子不是不喜欢读书,而是不喜欢读了之后还要写读后感。”高金凤说,这就需要老师们创新阅读任务设计的方法和形式。例如让孩子们变身“作家”和原作者PK,进行情节续编、创编,开发设计小古文课程、古诗扑克牌等,进一步激发呵护了孩子的阅读兴趣,让浅阅读走向深度阅读。她介绍,姜堰实小还为孩子们设计“阅读币”“朗读章”“书香砖”,币、章、砖都可以兑换参与校园活动的机会,激励孩子不断阅读。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校长高金凤)
打造丰富立体的沉浸阅读体验,让阅读更有乐趣
有着超过1200万册藏书的南京图书馆,是中国第三大图书馆。如何让更多孩子爱上读书,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图书馆研究馆员,紫金文创研究院研究员刘忠斌有着自己的思考。“社会、学校和家庭,缺一不可。”刘忠斌介绍,例如在社会层面上推动全民阅读,南京图书馆就推出了文化走读项目,就邀请书籍作者与文化行走老师实地讲解,打造实景沉浸式阅读服务。近期,他主导的“红色文化在城市空间”的推广活动,就采用了这样的思路,统筹多方优质资源,吸引更多人走进红色文化。
刘忠斌介绍,近年来,南京图书馆举办不少阅读推广活动,邀请书籍作者与文化行走老师实地讲解,打造实景沉浸式阅读服务,让读者在行走中进行实地阅读,享受到丰富立体的阅读体验,让阅读更有乐趣。“目前,南京图书馆所有数字资源全部免费对读者开放,欢迎更多的大读者、小读者走进南图!”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图书馆研究馆员,紫金文创研究院研究员刘忠斌)
家长要学会放下手机,为孩子创造阅读条件
“家庭教育是最贴心的教育,家长首先要学会放下手机。”刘忠斌说,家庭要多开展亲子阅读,还要为孩子选择合适的阅读主题,开展阅读互动,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或许有的家长可能不知道该如何引导孩子,开展亲子共读。对此他建议,除了选择合适的书目,还可以带着孩子多到图书馆、博物馆,增进文化感知,从而帮助青少年选择更符合自身的阅读书目,提高阅读水平。
高金凤也表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也须养成阅读的习惯,即使因为工作生活的原因,家长自己没有时间阅读,也应为孩子创造阅读的条件。例如在学校的指导下,开展“五有书香家庭”评比,即“有一方阅读空间、有一段亲子共读时光、有一架好书、有亲子读书笔记、有一方亲子共读共写的网络空间”。还可以通过开设父母学堂,在节假日时间家长们也来参与阅读分享。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石小磊 张可
出镜 李雪琪
摄像 卢婧 李铭哲 朱信智
剪辑 曾宏亮
设计 肖甜
校对 陶善工
编辑 : 朱亚萍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