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扬子小记者寒假红领巾活动寻访伟大成就——走进渡江胜利纪念馆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为帮助广大少先队员快乐度过一个有意义、有收获的假期,以实际行动争做拥有“四个自信”的新时代好队员,寒假期间,扬子小记者带领各学校的红领巾寻访小队寻找祖国伟大成就。通过带领红领巾少先队员们参观渡江胜利纪念馆,缅怀为中国解放而浴血奋战的革命烈士,让队员们铭记历史,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

南京是一座革命之城、英雄之城,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贯穿着新中国革命史。1949年,百万大军乘风破浪,横渡长江,取得了渡江战役的胜利,解放了南京。寒假期间,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南京市将军山小学、南京外国语小学方山分校、南京农业大学实验小学、琅琊路小学柳洲东路分校、南京书人实验学校、砺志实验小学、宝船小学、南京市金地自在城小学、汉江路小学、南京开发区小学、南外青奥村小学、小营小学、金陵汇文学校、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凤凰花园城小学、金陵中学河西分校、浦口外国语学校、赤壁路小学、南京玄武外国语小学、南师附中黄山路小学、浦口实验小学、鑫园小学、石鼓路小学、新城小学北校区、新城小学南校区、丁家庄小学、南京市春江小学、江宁将军山小学、鼓楼区第二实验小学等多所学校的少先队员们走进渡江胜利纪念馆,一起寻访红色印记,聆听革命烈士的故事。

展馆分为两层,红色外饰象征着红色革命精神永恒,远远看去就如同一艘大木船,寓意为“驶向胜利之舟”。在进入场馆之前,队员们看到了一艘轮船,这是渡江胜利纪念馆的馆藏之宝——“京电号”小火轮,它是国家一级革命文物,也见证了南京解放这一伟大历史时刻。老师告诉队员们:“在渡江战役中,这艘钢质蒸汽机动船劈波斩浪,曾来回数十趟运送上千名解放军指战员过江,可以说,渡江战役的胜利,有它的功劳!因此,它也享有南京‘渡江第一船’的美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是毛泽东于1949年创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走进渡江胜利纪念馆,我们就可以看到墙壁上这首诗,诗中描绘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解放南京的雄伟场面,表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彻底打垮国民党的信心和决心,格调雄伟,气势磅礴,雄壮有力。

馆内陈列了大量渡江战役时期的物品:军大衣、绑腿、文件包、独轮车……其中最受队员们欢迎的当然还是各式武器装备:九二步兵炮、马克沁重机枪、“三八大盖”、“歪把子”……通过老师的介绍,队员们知道了当时解放军渡江条件的艰苦:由于国民党破坏了所有的渡江船只,解放军只能自己造船,还有从渔民手中征集渔船,渡江工具非常简陋。而且由于解放军中大部分都是北方人,不通水性,所以大家冒着严寒,穿着用稻草和空的“洋油箱”制作的简易救身衣,跳进刺骨的江水里练习水性。从现在来看,当时解放军靠着这些简易的装备打过长江,实在是一个奇迹。

1949年4月24日上午11点,南京上空的电波里传来激动人心的消息,“南京广播电台,各位听众,南京在真空了不到24小时以后,今天上午,人民解放军已经进入市区,南京这座被国民党政府统治了22年的古城,获得了新生。南京解放了!”这条消息是由播音员蔡美娴播出,新闻虽然简短,但意义非凡。那一天,南京解放了。

在参观过程中,老师重点给我们队员讲述了一幅解放军攻占上海然后席地休息的图:1949年5月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杭州,16日解放汉口,17日解放武昌和汉阳,22日解放南昌,逼近上海。为了保证上海能够完整地回到人民的怀抱,人民解放军根据毛主席提出的“打上海,要文打,不要武打”的指示,在市区避免使用重武器和爆破等手段,既要与国民党作战,又要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工业基地。这样一来,我军伤亡很大,仅苏州河一役,我军就牺牲了8000多人。战士们用生命执行着严格的军纪,誓死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不扰民,和衣抱枪睡卧在马路两侧。1949年5月27日,上海残余的15万多国民党守军全部投降或被歼灭,上海宣告解放。人民解放军第25军向崇明岛发起攻击,6月2日,解放崇明岛。至此,渡江战役胜利结束。

走出纪念馆来到了胜利广场,广场上矗立着大型的“千帆竞渡”群塑,群塑共分为六组,呈红色直线柱体,截面为红色五角星,49根红色立柱好似红色风帆,其中最高的一根红色立柱高49.423米,象征着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到了夜晚,49颗红色五角星连同49根红色风帆在江边闪耀,犹如灯塔指引着革命者奋勇向前,又似连天烽火,让人们追忆起渡江战役那段峥嵘岁月,追忆起百万雄师过大江的雄风与豪情。

渡江胜利纪念馆是对先烈的一种缅怀,一种纪念,一种歌颂。今日的辉煌离不开昔日先烈们的无私奉献,现在,我们虽然生活安定,衣食无忧,但是也不能忘记先烈们的革命精神,我们应该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继承先烈们无私奉献、严于律己、顽强拼搏的精神,将祖国建设得更加辉煌。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