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幸福直通车”于2014年7月21日通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为辖区居民提供免费公交出行服务,车辆运行时间为早上6点至晚上6点,涵盖居民日常出行的目的地,包括农贸市场、学校、政府、工商税务、社保所、医院、购物商场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站点,极大地方便了辖区群众出行。“对我们老人来说太方便了,买菜、看病、接送小孩,都非常便利!”居民王阿婆说。
截至目前,“幸福直通车”已运行10年时间,总营运班次23万次,总营运里程约250万公里,总客流约250万人次,里程相当于环绕地球60余圈。线路从最初的7.3公里延长至现在的10.3公里。如今,早已变成居民畅享“幸福”生活的新注脚,是惠山高新区(洛社镇)乃至无锡惠民工程的一张亮丽名片。
“一定要把好事办好!”政协洛社镇工委相关负责人的一番话,把人们思绪拉回两年前。当时,随着城市发展和百姓需求的变化,运营了几年的“幸福直通车”已难以跟上群众追求“微幸福”的步伐,提标升级成为摆在大家面前现实问题。政协洛社镇工委积极介入,借助政协“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就“幸福直通车2.0版提标、进一步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进行民主协商,推进638路幸福直通车提标升级。
通过调研,“幸福直通车”原有线路站点设置覆盖率不足,车辆日趋老化,车容不够美观,群众乘坐体验感、乘坐率下降等被发现。为此,“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召开协商议事会议,决定逐步使用更清洁环保低碳新能源车辆代替原有车辆;对原有车辆内外重新规划布局,以及在车站增设等候座位和遮雨棚,增添电子站牌,将智慧公交建设纳入全镇公交系统规划范围等协商成果。如今,新能源车辆顺利投用。
值得一提的是,10年来,“幸福直通车”落实政府惠民政策,让居民们享受到了舒适、方便、快捷的出行服务的同时,以幸福文化打造作为目标,利用车身喷涂、幸福贴士等内外布置,将“好人”、模范典型作为传播主题,以“沉浸式”的文明宣传形成浓厚的崇德尚善氛围,引导和带动广大乘客感同身受,见贤思齐,继而积极投身到各类文明实践活动中,先后带动了20000多人注册成为志愿者。
惠山高新区(洛社镇)相关人士称,当地将“幸福直通车”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流动阵地,“直通车”映射着辖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成果,也让志愿者们,通过身体力行的行动加深了乘客对文明乘车、文明礼让的认知度,使惠山高新区(洛社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氛围更加浓厚。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建波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郭凤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