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张春生
国家有关部门对“两高”有明确规定
生态环境部2021年6月发布的《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两高”项目暂按煤电、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建材等六个行业类别统计,后续对“两高”范围国家如有明确规定的,从其规定。
同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明确阶段性降低用电成本政策落实相关事项的函》,其中明确:高耗能行业范围为: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各地定义“两高”项目范围各不相同
近年来,多地陆续出台了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的行动方案或相关文件。但各地对于“两高”的定义不太一致,比如上海明确“两高”项目范围包括煤电、石化、煤化工、钢铁、焦化、水泥、玻璃、有色金属、化工、造纸等10个行业;河北提出“两高”项目范围为炼油、乙烯、钢铁、焦化、燃煤发电、电解铝、水泥熟料、平板玻璃、铜铅锌硅冶炼等;江西则暂定石化、化工、煤化工、钢铁、焦化、建材、有色、煤电8个行业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准煤(等价值)及以上的项目为“两高”项目等。
“有些地方还缺少‘两高’项目管理目录,或者目录划分不够细化全面,针对‘两高’企业的安全环保、节能减排等项目,地方政府部门需要较长时间识别论证,或者简单归入‘两高’项目处理,影响相关项目能评批复和实施进度。”张春生表示,建议相关部委出台统一的指导性意见或者细则文件,指导地方政府制定完善“两高”项目管理目录。
建议:细化“两高”标准 助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遏制“两高”项目,本意是要遏制盲目上马,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张春生表示,一些企业可能属于煤炭、石化行业,但其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低温热等资源发电自用,本质上属于节能减排范畴,与传统意义上能源消耗发电有很大的区别,应该予以区分并放宽有关政策限制。
此外,针对一些大型项目的投资建设,有的地方政府对项目能耗的使用周期也有规定,如要求“两高”能耗产生时间必须与项目建设完成在同一个“五年计划”周期,否则要用到下一个“五年计划”期内的能耗指标。“但项目的建设周期很可能不在同一个‘五年计划’期内,这些规定会对项目的落地带来较大影响。”张春生希望“两高”项目能耗管控能够更加灵活,国家相关部门能指导地方政府结合产业行业实际,保障企业顺利推进项目建设,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通讯员 宁人宣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薛玲
校对 陶善工
编辑 : 潘政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