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同心战“疫”,苏州科技大学辅导员争做冲锋在前的战斗员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辅导员是与学生联系最紧密的一支队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苏州科技大学的辅导员们立刻进入“战时状态”,以实际行动奏响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青春之歌。学工部发布《众志成城抗疫情——致苏州科技大学全体辅导员的一封信》,号召全体辅导员提高政治站位、同心战“疫”,做疫情信息的统计员、疫情防控的战斗员、学生心理的疏导员、疫情舆论的宣传员,将防控的责任抗在肩上,把学生的安危放在心里。

全面摸排,守护1.8万名学生平安

从1月23日至今,机械工程学院辅导员郭典新每日通过线上方式摸排学生健康动态,不是在打电话,就是在发短信,要不就是在班级群一遍遍询问:“某某某,感冒好些了吗?”“某某某,还咳嗽吗?”“大家尽量少出门或不出门,没有得到明确通知前,切勿擅自返校。”同时,他将统计的学生健康信息制作成电子表格,及时上报。

学生处凌飞老师将寒假留校学生的安危装在心头,组织成立了寒假留校学生临时团支部、建立留校学生微信群,每天与学生保持线上联系、了解学生思想状况、严格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不定期给留校学生送去水果、食品等慰问品,鼓励学生变“停课期”为“充电期”。

疫情发生后,苏州科技大学近90名辅导员,在第一时间对全校18000余名学生进行了信息统计,全覆盖无遗漏地摸排学生及家人健康状况、假期行程、自我防控意识、防控要求知晓情况、心理健康状况、诉求困惑等,为有效稳妥做好全校学生疫情防控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以“艺”抗疫,线上活动为爱发声

特殊时期,特别的方式,辅导员们各展所长,依托微信、微博、抖音小视频等多媒体矩阵,从云端入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线上教育活动,引导居家隔离的大学生们“同心共战疫,青春不虚度”。

机械学院学工团队分享战疫视频

数理学院辅导员邱静文为了让443名居家学生珍惜“宅”家时间,以“我们的精致宅生活”系列日记,记录学生居家学习的感悟、担任社区防疫志愿者的心路历程等,用学生身边“小人物”的鲜活故事引导学生坚定抗疫信心。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辅导员叶恬老师执笔《致毕业班同学的一封家书》,为毕业班学生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提升学生的就业意愿,帮助学生合理调整就业心态和就业预期。土木学院辅导员陈玮老师在荔枝APP上和同学们一起“声援”战役,每晚通过朗诵积极向上的作品,表达战“疫”决心、鼓舞战“疫”士气!

不仅能写、能说,还能唱、能跳,可谓全能辅导员。音乐学院辅导员鼓励同学们结合专业特点,为爱发声,指导徐木之星演唱歌曲《最美逆行者》致敬医疗队出征武汉,该曲两次上线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机械学院学工组通过网络引导学生制作“武汉加油”短视频,陆丹薇老师全家献唱《国家》,鲁宏浩老师带领19级创新班同学跳起了“洗手舞”……

婚礼主动延期,投身防疫抗疫一线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商学院“90后”辅导员倪焕杰老师主动将婚礼延期,放弃假期,同时积极投身社区抗疫防控工作。他拿着社区录有宣传音频的扩音器,走访一个一个小区,劝阻走亲访友的聚集,引导居民积极配合疫情防控。春节假期,走家串户跑亲戚的居民不少,小区跑一次不能保证所有居民都涵盖到,他和未婚妻排好时间,一个小区上、下午各一次,确保宣传“零死角”。遇上年纪大一些的老人,他们耐心讲解,手把手地教老人戴口罩,短短几天走遍了社区内所有小区。

辅导员倪焕杰在社区开展志愿服务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对于站在抗疫一线的苏科大辅导员来说,守小家保大家是使命也是担当。

挖掘育人资源,开展思政教育云课堂

苏科大辅导员通过深入挖掘战“疫”时期的育人资源,精心打造多元“云课堂”,推动思政教育内容、载体与方法的创新。环境学院的“良师有约,优青同行”“班主任寄语”等云端专线,国际教育学院的“点赞逆行人、争做贡献者”、化生材料学院的“党员亮承诺,一起赢战役”、外国语学院“拾穗一株”学习打卡等一系列网络文化活动,积极引导广大同学锻炼自我、充实自我,提升自我。

“苏科学声”微信公众号开通“辅导员说战役”专栏,面向全校辅导员征稿,目前收到一线辅导员原创微文20余篇,每位辅导员老师用最真挚的情感、最朴实的话语向广大学生传递内心最深的关怀与关爱。

用“心”战疫,用爱筑起学生支持平台

教育学院辅导员薛颖老师,组织教育学院新媒体中心依托专业优势,组建抗“疫”心理支持微文创作团队,在微信公众号开设“防疫进行时”“向光而行”“话说系列”等栏目,五十余名师生以原创文章、拍摄视频、录制语音、创作绘本等多种方式推出文化作品进行防疫心理支持和心理辅导。

辅导员薛颖老师推出抗疫专栏

马克思主义学院辅导员在联防联控过程中,了解到张同学放假后与父母在武汉打工,因疫情父母不能外出打工,生活捉襟见肘,考虑到学生实际困难,学院筹集了2000元赞助款转交本人作为生活补助金,并安排专人与张同学保持联系,进一步了解关心后续情况,在帮助他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协助解决毕业前面临的其他问题。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顾秋萍 通讯员 林于良

编辑 : 李燕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