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读”见绿色!南京工业大学实验小学读书节与“江河有约”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春日读书正当时!4月15日上午,南京工业大学实验小学开展“江河有约 ‘读’见绿色”2024童创谷读书节校家社共读暨一体化联盟共建活动。当读书节与江河保护相结合,南工大实小的孩子们乐享生态文明知识盛宴。

“江猪子”科普太有趣!同学们与“江河有约”

活动伊始,南工大实小党支部书记、校长胡红进行致辞。她说,南工大实小是江北新区“双碳”示范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一直是学校高度重视的课程。在学校教学楼四楼,“江河有约”儿童学习空间长期进行着江河保护的科普。“今天一体化联盟共建活动的开展,来自南京市长江河道管理处、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南京江北新区顶山街道、南京工业大学等单位的专业人士,一定能给同学们带来更多关于江河保护的课程,让孩子们得到更专业的导师帮助。”

“江豚属于鱼类吗?”“江豚和海豚是亲戚吗?”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科普宣教主任郭诚带来了一场妙趣横生的科普微讲座。他通过分享保护江豚及水生生物的故事,宣传普及科学放生理念。通过学习,同学们了解到江豚又被称为“江猪子”,属于哺乳动物,并不是鱼类;江豚和海豚虽然是亲戚,但两者还有着很多不同。郭诚主任的科普语言贴合儿童,互动形式充满趣味,同学们争先回答,展现出对于江豚保护的浓厚兴趣。

“江豚学校”揭牌!保护长江从小做起

在今年读书节期间,南工大实小的孩子们围绕生态主题进行了广泛阅读。活动现场,学生代表李雨泽、梁乐山通过不同形式分享读后感。李雨泽分享了《长江的微笑》读后感,他结合有关江豚的诗句、传说,呼吁同学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长江,保护江豚,保护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

南京工业大学城建学院学生代表彭丽洁、柏建塬、季字潇、夏建军以《长江保护及鱼类eDNA检测》为主题带来互动分享,他们将实验搬到了活动现场,让同学们兴奋不已。孩子们不仅了解了eDNA技术调查法,还直观地观摩了胭脂鱼、铜鱼的打标方法。科学技术的融入,让同学们更深刻地理解“江河有约”的精神。

活动中,南京市长江河道管理处团支部书记王欣以案释法讲述长江非法采砂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南京市长江河道管理处党办主任周玲霞向南工大实小赠与《长江—少年中国地理》《以案释法—漫画生物多样性保护》《江豚男孩想回家》等书籍,勉励南工大实小孩子们持续关注江河保护。

当天,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授予南京工业大学实验小学“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江豚学校”称号,协会副秘书长胡书怡为南工大实小校外实践基地揭牌。

活动最后,南京市长江河道管理处党总支副主任、副书记吴星辉总结道:“希望同学们通过阅读长江保护、江豚保护、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等相关书籍,进一步意识到保护长江、绿色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出爱护长江母亲河的真挚情感。希望同学们借读书节活动之机,大家齐心协力,为保护长江贡献应有力量。”

南京市江北新区顶山街道协作发展办副主任、吉庆社区党总支副书记韩玺月介绍,顶山街道辖区范围内有13.6公里的长江岸线,分布着绿水湾湿地公园、长江滨江风光带等景观街道。从河道治理、长江禁捕、污染防治等方面,街道多措并举推进了长江的生态保护。新区还会定期推出长江大保护公益研学等志愿项目,欢迎同学们积极参与。

通讯员 陈曦 王琪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雪瑞 见习记者 顾茜敏


校对 陶善工

编辑 : 孙燕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