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镇江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指挥室内,一级警员张星宇正通过大屏,对话在港口巡查的民警,了解最近停靠在港口的一艘外轮情况。张星宇介绍,镇江口岸点多线长,23座对外开放码头、53个泊位,从东到西绵延130余公里,现实的管理难度极大。如果仅仅依靠卡口值守、警力巡查等传统监管手段的话,对一些隐蔽性较强的违法犯罪行为很难做到完全遏制。那么如何有效对长江水域及岸线进行全天候、全时段、全方位、全过程监管呢?镇江边检深度应用江苏边检总站自行研发的滤网系统,在长江上架起一张“天网”。
镇江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四队一级警员 张星宇:
“它主要管的就是船舶,我们每天有国际船舶停靠在我们镇江港。它们申报之后,我们对它们进行搜索,在这个网上可以看到它的船舶在什么位置,像这些黄色的标志全部都是船舶的位置。我随便点一条船的图标,就可以看到这条船它所有的资料,它的IMO、MMSI号等等一些信息。我们对这个船舶所有的具体信息,都可以进行了解、分析、研判。它的危险等级是多少?靠在我们这边码头,它的风险系数是多少?”
张星宇介绍,“滤网”系统运用雷达、热成像等成熟技术,能够智能识别船舶的实时动态,有效遏制偷渡、走私等一些违法犯罪行为。
张星宇表示:“如果只依靠探头,在晚上违法分子从外围还是比较容易能够进入搭靠。但是我们现在有了这个‘滤网’系统之后,我们可以感知到他的船舶有没有进行搭靠,有没有一些小型的船舶进行搭靠上来。”
江上的船舶有了有效管控,那么对人的管理呢?镇江边检利用梯口智能查验终端设备和视频智能化系统,高效、精准地管理港口码头的人员。首先,人员在上下轮船时,必须要通过梯口智能查验终端设备,核验身份信息。
张星宇介绍道:“工人或海员上下外轮时,使用身份证或海员证在这里进行验证,在这里进行人脸识别。如果核验通过,可正常通行,如果核验不通过,后台会报警处理。”
此外,边检站对人员在港口码头的活动,可以通过视频智能化系统进行捕捉,对违规行为也能做到智能预警。
张星宇接着表示:“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在容易发生违法违规行为的区域,设置电子围栏。比如有工作人员或者船员想要翻越通道违规上下轮,攀爬缆绳或者穿越警戒线时,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视频智能化系统精准地捕捉到。另外这个系统还接入了我们的内部数据库,可以对码头、口岸存在的风险进行研判。”
以科技赋能推动监管升级,镇江边检运用先进的信息科技手段创新口岸管控理念,不仅可以减少警力成本,还可以提高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的速度,为口岸的安全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编辑 : 郭凤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