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部分消费者和门店来说,电动自行车的保养就是“打打气”
在一家小牛门店,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保养事宜:“两三个月过来洗洗车、打打气就行,平时可以在App上查看电池信息,那上面有循环次数,还有电池评分。”
不过,工作人员称,并不能完全看评分,还是要看实际续航。“比如,刚开始三四天充一次,后来变成需要一天一充,那就说明电池不太行了。”工作人员又补充道,“别小看打气,轮胎要是没气了,续航能减一半呢。一般冬天一两个月,夏天两三个月,就需要看一下。像刹车什么的,要是不好用了,你一捏就能捏出来,过来调就行。”
在另一家小牛门店,工作人员表示,一般半年或一年过来检查一次就行。“主要看螺丝有没有松动,后视镜有没有晃动,齿轮、碟刹盘需不需要上油。像碟刹盘,有油的情况下制动效果更好一些。不一定非得是专程来保养,来洗洗车、打打气,捎带着看一下就行,这些都是免费的。”
消费者
除了打打气别的没管过
在门店,工作人员推销产品时,主要集中在电动自行车的价格、电池性能、续航里程上,很少有主动介绍保养项目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让他们觉得保养可有可无。
“什么?电动自行车还要做保养?”小刘从2019年开始骑电动自行车,这么多年下来,从来没做过保养,也没听说过有谁给做保养。“顶多是感觉刹车松了的话,就紧一紧。轮胎气不足的话,就打打气,别的没管过。”前两年,小刘感觉电池不太行了,就换了块电池。“感觉好像没什么可保养的,毕竟不像汽车一样结构那么复杂,本身也不是说多金贵的东西,估计好多人没等做保养就换新的了。”
小郑去年4月买了一辆电动自行车,至今也没做过保养。“除了有一次轮胎坏了,去店里花钱换了一个以外,其余时间都没再去过。”
考虑到车辆续航最近明显下降,小陈找到此前买车的门店,询问工作人员是否应该给车辆做保养。结果,工作人员摆摆手说,“电动自行车没什么保养,顶多打打气,别的没有了。如果质保期内续航真是掉太快,我们可以找厂家。”
中消协的警示中提到,不科学用车、电池遭遇暴晒淋雨、靠近热源等情况,都会影响电池性能,甚至导致电池内部温度过高、隔膜熔穿和短路现象,危及消防安全。北京市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秘书长胡笛告诉记者:“消费者时常忽略对电动自行车的养护问题,协会很早之前也关注了。”在2021和2022年,该协会就联合企业针对消费者在用电动自行车开展过公益体检行动,免费为其检查车辆的使用状况,其中主要针对电源锁接触点、电池连接线、充电口、主线路保险、整车底部线缆、电池等情况进行检查,并对车辆加改装危害性以及定期检查维修保养问题进行了现场宣传。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遇到唯一一家把保养服务作为广告张贴在店门口的,是一家台铃门店。广告以“免费保养”四个大字为核心,异常醒目。保养内容包括电池电压、充电器插口、充电保险丝、充电器、断电开关等20项。广告上有一排小字——“台铃安全服务月”。工作人员一边帮消费者的车辆打气,一边说:“免费保养是长期的。”
将保养作为广告张贴在电动自行车店门口,非常罕见
广告上还有另一行小字“不限品牌不限车型”,工作人员对此回应:“您要是别的品牌,我们也可以给您弄(保养),也可以免费。难道您以后不买车了吗?对吧,到时候再考虑我们。”
编辑 : 邱妙泉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