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党建赋能产业升级,看乡村富民产业“横扇毛衫”何以亮相国际舞台!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横扇毛衫工厂直销,一件也享批发价,三、二、一上链接!”在苏州市吴江区横扇毛衫产业园内,主播的热情带货声与横机、套口机等设备的轰鸣声交织成歌,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完美结合。近日,苏州市吴江区横扇毛衫产业集群党委书记陈建伟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历经四十余载磨砺,横扇毛衫产业熠熠生辉,形成从原料甄选到精细制作,再到多元销售的全产业链布局,已然成为横扇街道的富民支柱产业。

回溯过往,横扇毛衫产业发迹于改革开放初期,上世纪70年代末,苏南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这股风潮下,横扇第一批乡办、村办毛衫厂相继成立。后来,随着民营经济登上历史舞台,横扇积极引导和扶持村民发展毛衫个体经济,不少人由此当上“毛衫老板”,毛衫家庭作坊如雨后春笋般遍布横扇这座江南小镇。如今,整个板块年产毛衫超1.2亿件,年产值超60亿元。

对于横扇而言,毛衫产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千家万户。记者了解到,当地7000多户居民中,有3500多户直接从事毛衫生产,1000多户从事毛衫产业相关配套服务,相关从业人员达3万多人。“在40余年的发展传承中,正是由于横扇毛衫有着深厚的民间基础,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基础人才,才有如今完整有序的生产链。”在陈建伟看来,深厚民间人才基础与产业链完善是横扇毛衫难以被复制,并保持自身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然而,小而多的家庭作坊作为横扇毛衫的生产“主力军”,让不少企业在验厂调查时,无法在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方面维持较高水平。为了不再做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2013年,横扇街道规划创建了横扇毛衫产业园,吸引35家企业入驻经营,涵盖原料、制造、销售、物流等多元经营类型,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配套,带动整个毛衫产业提档升级。

结合机械化、自动化设备,创新“一体成衣”生产技术,“横扇毛衫”也走上新质生产力发展道路。一根纱线进去,一件衣服出来,不仅快捷高效,还能做到全衣无缝……陈建伟介绍,通过引进电脑横机,横扇毛衫实现了从传统手工编织到自动化编织的飞跃。只需将编程指令输入电脑中,便可以根据设计需求进行图案、颜色、尺寸等各个方面定制,例如自动执行“嵌花”等高难度编制工艺,且使衣服的各个部位之间没有缝隙,穿着起来更加舒适自然,附加值也更高。

眼下,横扇毛衫的转型步伐仍未停止,正搭乘直播电商的“东风”扬帆起航。在横扇毛衫产业园内,记者注意到一家专做直播培训的电商团队,通过理论培训、直播实操、账号运营,并提供可实景练习的直播间,已帮助横扇800余位毛衫从业人员实现了从传统销售到直播电商的顺利转型。据介绍,辖区已集聚电商2000余家,年网络销售额超30亿元,其中年销售额超5000万的7家,超1亿元的2家,直播电商集聚效应已初具规模。

政府积极搭台、商家“组团”唱戏。去年8月,东太湖度假区管理办公室党委充分发挥横扇“中国毛衫名镇”资源优势,成立横扇毛衫产业集群党委,着力搭建发展平台。3月6日,2024 PH Value中国国际针织(春夏)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横扇毛衫”首次组团出征国际舞台,三天累计达成合作意向超700项,“横扇毛衫”区域品牌也收获了众多关注,为“横扇毛衫”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横扇毛衫产业集群党委书记陈建伟表示,接下来,横扇毛衫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将深化协作、携手并进,共同书写集群发展的新篇章。在吴江区横扇毛衫产业集群党委的引领下,将搭建更多高规格、高水平的展示平台,充分展现横扇毛衫产业集群的独特魅力和强大实力。同时,将积极加强政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各方优势资源,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强劲的发展动力,使横扇毛衫这一富民产业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梅方滢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胡妍璐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