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土楼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wholeTimeFilter(detailData.happen_time)}}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时光真像流水,记忆时好时坏,过去了好多年的光景,那福建漳州南靖的土楼突然又再次显现在我眼前,我舍不得那情那景,又忘不了那时那刻,如今时间闲了,我可以拿起笔记录一下人生的轨迹。
那一年三月,孙女孙子还小,我们全家去了厦门、漳州旅游,南国的早春,出门见绿,四季如春,景色宜人。我们游了厦门,顺道又抽了一天时间去漳州市南靖县参观了神奇美丽的土楼。
那一天陪同我们前往南靖土楼的导游兼司机兼车主铁塔哥30多岁,当地客家人,他给我的印象是热情大方、诚实、朴素、不宰客。铁塔哥告诉我,夫妻俩家里经营了一家餐馆与两辆载客面包车,一直往来于厦门、金门及南靖、永定等旅游景区。像他这样能吃苦、会经营,生活条件富裕是必然的。他告诉我喜欢这样的充实生活,每天忙忙碌碌,开心每一天。
南靖离厦门大约140多公里,铁塔哥驾车技术很稳,说话很有分寸,知识面极广。我们坐在车上二个多小时,沿着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盘旋而上。接近土楼附近的山顶时,他突然停下车,让我们下车,俯瞰山下土楼的全景。在山顶观光平台往下看,我们发出阵阵惊叹!那圆楼簇拥着一座方楼,像一朵怒放的梅花,在阳光的照耀下璀璨夺目,还像餐桌上的“四菜一汤”,热情地欢送游客们品尝,真是美妙绝伦!
当我们接近土楼才知土楼历史悠久,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霜,依然巍然耸立。那土楼的结构布置精巧,按圆环形布置,中间是天井,设有祠堂和住房,所有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由一条畅通无阻的走廊把六十个连成一个整齐的圆环。形状不同,有圆形、有方形,土楼的构造非常特别。一楼二楼的外墙上不开窗户,只有三楼四楼以上才对外开小窗。据说这样的构造目的是防止乱世时的土匪攻击,这种说法为土楼蒙上了传奇的色彩!
土楼泥墙高大无比,巍峨耸立,这土墙有一米多厚用红土、黄土、碎石、石灰夯筑而成,中间夹杂着一竹片,竹片类似现代建筑的钢筋,起到拉牵作用。铁塔哥说,必要的特定位置那泥墙结构还拌有蛋清,所以,经历了几百年的日晒雨淋,泥墙还保存完好。
当我走进了唯一一座拱形大门,上面题写着“步云楼”,这是一座方形土楼,天井呈长方形,天井内有口井。土楼有三层,每层的功能不同:一楼是厨房,二楼是粮仓,三楼是卧室。所有的材质都是松木,土墙和松木可以让冬暖夏凉。温暖的阳光从天井洒下,土楼的角角落落都表达了客家人的智慧,勤劳的客家人世世代代在这块幸福土地上生活。
要说土楼也有排名的话,距离田螺坑4公里的楼就是老大。那裕昌楼建于700年前,是一座圆形土楼,是刘式家族的自豪,是南靖最古老的土楼。天井的直径有35米,共有4口井,上下共有5层,270间房。这木楼不仅占地大,体积大,最令人惊叹的是楼层向左右倾斜,三楼向西倾,五楼向东倒,但巩固无比,所以又称“东歪西斜”楼。
可以想象,黄昏时分,男人们耕作回家,土楼升起了袅袅炊烟,竹林、芭蕉树、松树布满了山坡……客家人在这片“世外桃源”和和美美地生活了一辈又一辈。
我们随着铁塔哥的引领下又参观了和贵楼,和贵楼位于福建省南靖县梅林镇璞山村,距县城53公里。建于清代(1732年),距今298年,为简氏十三世简次屏所建。它为方形土楼,通廊式土木结构,坐落于璞山村的中部,坐西朝东,背靠青山,面向笔架山,占地1547平方米,建筑面积3574平方米,楼高5层(前楼高17.08米,后楼高17.95米),每层28间,整座楼建在方圆3000平方米沼泽地上。楼内建有面积159.1平方米的“三间一堂”式私塾学堂,楼外建有15间平房护厝,形成楼厝、厝包楼的奇妙景观。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不论是南靖还是永定的土楼,都是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人间仙境,值得走一走,看一看。我觉得,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世界之广,精彩纷呈,只有当你跨出家门,多走走,多看看,多思考,方知人间多姿多彩!
作者:周建明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