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速公司营运管理部经理助理胡莹介绍,城区收费站改造分两期进行,一期工程今年1月20日建成投用,将车道数从原先的“3进6出”调整为“5进6出”,新增两条ETC车道。二期工程于3月5日启动,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通过窄岛化、无岛化等方式将车道数进一步调整为“5进8出”。其中,设置了3个ETC出口车道,2个入口车道。
记者现场看到,升级后的收费站焕然一新,12个收费岛全面更新,岛侧周围镶嵌着灯带,用于提醒车辆通行安全。同时,对收费设备进行集约化布局,收费亭减少至2个,车道布局更加整洁美观,收费现场更加宽敞明亮,不仅为司乘人员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更加舒畅的通行体验,而且有效减少了车道交通事故的发生。此外还实施了相关绿化改造,让收费广场整体面貌大幅提升。
记者了解到,为提升高峰期间的客流应对能力,此次改造中,城区收费站引入了自助缴费机器人、自助发卡机器人、手持机、自动关道机、双天线、出口预交易等智慧化设备,加速创新准自由流收费模式,有效提升了高峰期间的整体应对能力。其中,自助缴费机器人针对CPC卡具备识别、读写、回收以及退还识别异常卡片的功能;针对ETC卡具备识别、读写和支付功能。同时,还具备了求助、语音提示、语音对讲、视频展示等人机互动功能。出口预交易门架设置在匝道上,通过该门架可提前完成对ETC客车车辆的交易流程,让车辆可以不停车快速通过车道。
“现在这个收费站看起来非常高大上,科技感十足,采用了自动发卡、缴费机器人,大大提高了取卡、缴费的效率。”市民朱江斌每天上班都会经过苏州城区收费站,刚刚体验升级后的智能化设备不禁点赞。
“目前城区收费站出入口日均流量约4万,五一期间日均流量预计将达到5.49万。”胡莹介绍,完成改造的城区收费站,出入口峰值通行效率可提升11%,自助车道通行效率较之前人工车道可提升超过10%,将有效缓解车流高峰时段出入口车辆积压、拥堵现象,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通行服务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苏州城区收费站还新增了车道特情远程集中处置系统,收费广场的疏导员配置手持移动终端,收费机器人出现的车辆特情会第一时间发送至移动终端,疏导人员可直接使用手持移动终端进行特情处置,当现场疏导人员不足时,还可通过收费站、智能营运中心的远程特情处置系统进行客服对话与特情处置,“后台+移动特情”处理模式有效缓解了收费员工作强度,提升了特情车辆处理效率,在探索收费站的少人化模式的同时,有效提升司乘人员的通行获得感。
此次改造还创新了管理模式,采用在线化云坐席收费、集中监控、云值机等方式,通过终端智能化、云收费标准化、运营管理集中化,推动运营管理体系向“一人多岗、一岗多能”的转变。此外,通过窄岛化改造,有效破解了收费站扩容过程中土地受限、车道有限,设备繁杂、成本高、维护难等问题,为交投集团高速公路营运板块数字化转型做出了有益尝试。
苏州高速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曹钰表示,接下来,苏州高速公司还将深入推动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前沿技术与高速公路经营发展深度融合,为智慧出行创造更多可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出行更安全、更畅通、更便捷、更舒适。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顾秋萍 文/图/视频
校对 王菲
编辑 : 孙燕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