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美而行,向新而兴 ——盐城市亭湖区新兴镇全方位加强人居环境建设纪实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wholeTimeFilter(detailData.happen_time)}}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乡间道路平坦清洁,农家小院优美雅致,条条河道水清岸绿,片片沃野鸟语花香,特色墙绘亮眼吸睛,文明行为蔚然成风……初夏时节,行走在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新兴镇,一幅景新、村美、人和、宜居的和美乡村新画卷呈现眼前,令人心旷神怡。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重要一环。近年来,新兴镇围绕乡村振兴这根主线,深入推进全镇农村人居环境大整治、大提升行动,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夯实工作举措,因地制宜、靶向发力、科学施策,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全域、全面、全力、全民开展,让人居环境增“颜值”、提“气质”、升“品质”,广大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该镇先后荣获2021年度“中国最美村镇”治理有效成就奖,创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各1个、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16个和“生态宜居美丽示范村”2个,创成美丽宜居村庄22个。
“五四工程”春风长拂,催生人居环境新气象
日前,新兴镇组织全镇各村居干群代表来到本镇三灶村,零距离学习这个“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卫生村”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的先进经验和特色举措,聆听市人大代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海华引领全村干群合力打造和美乡村的事迹介绍。“这样的实地参观学习非常接地气,让我们追有标杆、学有榜样,真是获益匪浅、深受触动!”大家纷纷表示。
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水平,新兴镇精心策划并常态化实施以组织“四个”学习、落实“四个”制度、做好“四个”管护、坚持“四个”评比、开展“四个”活动为内容的“五四工程”,立体化打造美丽宜居的乡村人居环境。
该镇积极引导村民向“两代表一委员”、村干部、党员以及文明家庭学习,共同营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浓厚氛围;建立完善包括村规民约、积分制考核制度、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和公共设施管理制度的村庄管理制度体系,以此规范村民行为,形成长效机制,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注重对农村道路、绿化、河道和公共设施的常态维护和管理,确保这些设施的正常运行;定期开展“文明家庭”“美丽庭院”“环保之星”和“公共设施保护模范”评比活动,以此表彰先进、激励后进;常态开展机关志愿服务活动、巾帼沙龙活动、党员干部帮扶活动、蓝天碧水保卫战活动,不断将人居环境整治推向纵深。
“妇女姐妹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巾帼‘土豆妮’直播间。我正在新兴镇新永村‘美丽庭院’示范户倪志萍的家中,请跟随我的镜头,一起欣赏她家的庭院美景,探寻最美家风故事……”这是新兴镇妇联助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广泛动员妇女参与“美丽庭院”创建的一个缩影。
据悉,经过村“两委”、村妇联、居民代表民主评选,新永村已认定三星“美丽庭院”201户、四星“美丽庭院”75户、五星“美丽庭院”25户。同时,该村还获得市、区“美丽庭院”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我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妇女儿童之家、家教课堂等阵地,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密切联系家庭和妇女的优势,积极开展‘美丽庭院家家秀,人居环境人人干’等特色活动,鼓励妇女群众以‘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村庄环境整治,并动员广大家庭以庭院‘小美’汇聚乡村‘大美’,串起乡村好风光,让村民感受到家门口的‘小确幸’。”新永村党总支书记表示。
“三大战役”持续打响,促进人居环境新提升
近日,新兴镇抢抓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加大宣传力度,全力做好夏季农作物秸秆离田利用和“双禁”各项工作。为使秸秆禁烧深入人心,该镇构建起镇、村、组三级宣传网络,通过广播、宣传车、LED屏、微信公众号、手机短信、承诺书、传单等载体,让秸秆禁烧、禁抛和综合利用的政策法规家喻户晓,强化农民“不敢烧、不能烧、不想烧”意识,从源头上杜绝秸秆焚烧现象的发生。
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必须坚持标本兼治、源头发力。基于这一认识,新兴镇始终将源头治理摆上重中之重位置,以攻坚“三大战役”为主抓手,改善薄弱环节、消除短板死角、根治顽症痼疾,从根本上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水平,推动人居环境全面实现新跨越,让“天更蓝、水更清、草更绿”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态福祉”。
聚焦“蓝天保卫战”,该镇强化重点领域监管,大力推进企业生产废气、工地砂石堆场扬尘、餐饮油烟废气巡查整治;加大工业企业检查力度,督促企业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全力做好“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建材企业规范提升、秸秆禁烧禁抛等工作。今年以来,全镇PM2.5浓度同比降低9.6个百分点,空气优良天数比率同比上升5.6个百分点。
围绕“碧水保卫战”,该镇以农村河道生态治理、村庄河塘整治为切入点,精准打造功能达标、水流通畅、生态良好、水清岸洁的生态河道环境。至目前,累计整治码头3个、杂船26条;整治河道145条,疏浚长度达95.8公里,疏浚土方达70.2万方。在渔罾渔簖养殖网箱清理专项行动中,先后拆除鱼罾5处、渔簖3处、养殖网箱250个,全镇水质和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紧扣“净土保卫战”,该镇强化企业污染防治主体责任,稳步推进小微企业危废专项整治行动,规范固废、危废全流程管理。通过定期检查、随机抽查、重点督查的方式,实现危废收集、贮存、转移、处置的全流程监管,有效降低发生突发事件的概率。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镇将“三大战役”与城北改造相结合,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专项治理,清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8万吨,拆除各类违建6515平方米,整治“散乱污”企业(作坊)100余家,新铺设污水管道3万余米,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点26个;开展“绿美城乡”建功行动,完成16条68.21公里区、镇两级河道治理,补植绿化苗木2.7万余株,达到畅通、水清、岸绿标准;投入1.56亿元,建成770亩城北生态绿地,让“边角料”变身“生态园”,丰富了“城北田园城、幸福美新兴”的品牌内涵。
“如今,乡村环境优美、配套完善、宜业宜居,我们生活得舒心又惬意,不比在城里差。”新兴镇三里村村民张国江感慨道。
“两级联动”凝聚合力,共铸人居环境新品牌
三里新型农村社区创成“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三里村创成市级生态宜居美丽示范村,古河村、新界村创成省级绿美村庄,新场村创成省级生态宜居美丽示范村……一个个“金字招牌”,成为新兴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亮丽品牌”。
全镇24个村居齐头并进、群星闪耀的背后,是新兴镇坚持镇村两级联动、实现全民共治共享的恒久努力。
该镇镇级层面加强统筹部署,把推进人居环境全域整治作为根本性工作来抓,将水环境、路环境、宅环境、垃圾治理作为重点攻坚环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落实长效管护资金保障。镇党委、政府各班子成员全部挂钩联系村(社区),带头指挥村庄清洁行动,协调解决突出问题,机关干部结合党日活动深入基层一线,督促、参与环境整治工作。组织镇村干部赴上海、湖州、常州等长三角地区学习美丽乡村建设先进经验,并出台《美丽新兴建设实施意见》,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提供精准指南。
村级层面则负责具体实施,24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任“指挥长”,251名村组干部按照网格落实分片包干责任,主动扛起使命担当,“一村一策”制定整治计划。组织建立村“两委”班子、党员、村民代表、志愿者“四支队伍”,开展“六治六乱”整治,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新时代村规民约”,推动全民参与、全域覆盖、全时落实,形成共创、共建、共享、共融的生动局面。全新打造了“人文双烈”“乡愁甘露”“水韵三里”等108个环境治理示范点位,为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持续创塑新标杆。
新场村为改善人居环境,近几年先后争取各类资金1000多万元,对全村进行改路、改水、改厕、改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理。新建、提档农村公路10.2公里;全村4条主干河道、21条支河道全部冲浆清淤;完成农村改厕310户;组建14人的保洁队伍,投放垃圾箱21只、垃圾桶458只、垃圾运输车2辆,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环境卫生常态长效管护;建成老北灶庄和一组小区居民居住点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示范点2处,惠及群众215户。同时,建立健全村庄基础设施长效运行管护机制,成立河道保洁组、杂物清理组、垃圾清运组,发动全村群众常态化开展清河道、清垃圾,清杂物、清庭院“四清”活动。
该村先后获得“江苏省美丽乡村”“江苏省美丽家园示范点”“江苏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盐城最美乡村”“盐城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村”等一系列荣誉称号。“特别令人称道的是,新场村首推‘十户联保’‘积分超市’制度,做法经验在全镇推广,而其实施的‘百年北灶’改造提升工程,更是为全镇传统村落改造提供了‘示范样板’。”新兴镇相关负责人说。
通讯员 邹荣飞 王虹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朱亚萍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