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光裕戏曲社以老带新,“岁穗吟新”二十一周年戏曲专场演出扬帆起航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5月26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广乐楼音乐厅里,再次响起熟悉的传统丝竹管弦声,许多在校学生和校外戏迷纷至沓来,赶赴光裕戏曲社“岁穗吟新”二十一周年戏曲专场演出。

京剧《卖水》

据悉,光裕戏曲社创办于2003年,是一个涵盖了京剧、越剧、昆曲、黄梅戏等多个剧种的大学生戏曲社团,专场演出是他们每年筹办的最重要的一次活动。去岁,他们刚刚举办了“承风嗣音”二十周年庆典,总结过往二十年来的丰富经验;今年,他们又马不停蹄地踏上新的征程,大步迈向下一个二十年。

京剧《四郎探母·坐宫》

社团负责人透露,光裕戏曲社今年的二十一周年专场演出也是南京师范大学“以心向美,以美润心”大学生艺术团开放季、校园定点美育浸润计划中的一个活动。南师大大学生戏剧团努力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美育工作目标,培养具有崇高审美追求、高尚人格修养、卓越综合素质的新时代大学生群体,坚持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美育全过程。

京剧《小宴》

接近二十个节目的演出中,既有初次登台的大一新社员,也有“久经沙场”的大四社员,而准备这样一场演出,还需要老社员带领新社员,从前期的准备工作到最后的艺术呈现上手把手地完成。据悉,光裕戏曲社每年的专场,都是由社团大二现任理事会的社员们主要操办的,大三大四的社员们就会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提出自己的建议。在这个过程中,大二的社员们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也会在以后的社团工作中,一代传一代地将经验传授给后来者。

越剧《沉香扇·书房会》

今年,即将毕业的大四社员余骁越终于实现了演出京剧《四郎探母·坐宫》的愿望,她说自己从大二开始就有这个想法,只是艺术水平还不能达到要求,但在社团学姐和老师的帮助下,以及向专业艺术家求教的过程中,自己的能力也有所提升,也能够琢磨细节、把握人物。在即将离开大学校园的最后几个月,她终于扮上了失落番邦,一心探母的杨四郎。在这次专场演出中,余骁越除了扮演杨四郎之外,还带着大一学妹一起演出京剧《太真外传·盟誓》选段,扮演唐明皇一角。有趣的是,在《坐宫》中与她搭档的“铁镜公主”杨歆喆,也承担着《盟誓》中“杨贵妃”的教学工作。这种有趣的缘分,在光裕比比皆是。

光裕的专场节目单上每年都会有一些眼熟的节目,这也是他们在教学模式上的一大特点。这些剧目有的是适合新社员打基础的,每年都会安排新社员上台。比如京剧《太真外传·赐浴》中的一段反四平唱段,在校社员中就有“三代人”演出过,而在传帮带的过程中,她们也培养出了深厚的感情。还有一部分剧目是学长学姐曾经演出过的,给学弟学妹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就产生了“我也想演”的想法。比如22级社员王彤演出的京剧《卖水》,就是她的教学学姐21级社员唐迪在去年专场中演出的剧目,因此也出现了两个人大一都演《拾玉镯》、大二都演《卖水》的有趣现象。京剧《珠帘寨·解宝》中,去年演出李克用的20级社员吴筱钏,今年则甘当绿叶,承担起了程敬思这一角色的任务,同时,她也是新一任李克用22级社员卫杉杉的教学人。类似的情况,还存在于越剧《情探》、黄梅戏《女驸马·洞房》等剧目中,不胜枚举。

光裕戏曲社社长表示,社团的这种教学模式,也展现出传统戏曲的“传帮带”精神,梨园行的师父教徒弟,在光裕,就是学长学姐对学弟学妹的一丝不苟的艺术教学和无微不至的生活关照。“我们希望用我们自己的行动,为社团,为传统戏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大家了解戏曲,爱上戏曲。”

文|罗嘉一(南京师范大学 光裕戏曲社)

校对 徐珩

编辑 : 潘政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