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摄影师拍摄数千张男童隐私照出售,江苏法院发出司法建议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近期,全国多地爆出影楼从业者拍摄销售儿童隐私部位及猥亵儿童案件消息,引发社会关注。5月31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全省法院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优秀司法建议,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注意到,其中就有一件针对这一问题发出的关于加强摄影工作者管理的司法建议。

马某某、陈某利用给男童拍摄艺术照的便利,采取欺骗手段,拍摄多名未满14周岁男童裸露隐私部位的照片数千张、视频数段。并进行传播、销售,造成部分照片、视频在网络传播,给被害男童造成严重身心伤害。

人民法院审理这起猥亵儿童案时发现,儿童摄影、儿童模特等涉未成年人的新兴行业中,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案件时有发生。为更好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人民法院向行业管理部门发送了关于加强摄影协会行业自律及完善入会制度的司法建议。

该司法建议内容包括:加强行业自律,建议提高摄影工作者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意识,坚决抵制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完善准入制度,建议会员申请加入摄影协会时加强审核把关,核实其是否存在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记录。开展联动保护,建议定期向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等部门了解会员是否存在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对存在相关违法犯罪行为的依法及时采取终止其会员资格等措施。

收到该司法建议后,行业管理部门积极落实,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专门成立摄影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委员会、摄影家协会行风建设委员会,相关摄协制定行业自律管理办法;完善个人会员入会细则和会员管理制度,入会时要求申请人所在单位必须提供无犯罪记录等情况证明等。

据介绍,该司法建议有力推动建立行业、行政、司法等部门共同参加的多元联动保护机制,形成了一套“典型案例通报—完善行业准入—涉少违法信息强制填报—失德失信会员惩戒—多方联动保护”的经验,切实提高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实效。

据悉,该司法建议发送至今,行业管理部门已对数名违法犯罪和失德失信会员予以除名惩戒。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承源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胡妍璐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