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节气视评】芒种: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wholeTimeFilter(detailData.happen_time)}}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风吹麦成浪,鸟鸣夏始忙”。随着暮春初夏的缓缓离去,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芒种到来,热情似火的仲夏也正式拉开序幕。作为以农事活动为名的节气,人们以芒为界,由此进入到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大忙”时节。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芒种,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稼穑泛指农事劳动,但细致说来,稼指的是谷物的播种,穑指的是收割。而芒种正是这样一个亦稼亦穑、抢种抢收的节气。因此,芒种是一个种、收两头都忙的节气,不仅饱含着农民播布的希望,也传递着农业丰收的喜悦。
步入芒种节气,我国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将迎来约一个月之久的连绵阴雨天气,由于此时正值江南梅子黄熟时节,故将其称作“梅雨季”。“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青梅煮酒,是江南地区典型的芒种节令饮食习俗。此外,芒种时节最浪漫的民俗大概便是“送花神”了,也就是通过各种祭祀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春争日,夏争时。“芒种”节令带着一种与时间争分夺秒的紧迫感。只有经历“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的农忙,才能迎来“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的收获。芒种时节的多彩文化图景,不仅呈现着中国农民的辛勤、智慧和期许,更是昭示着中华农业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
出品:扬子视评工作室
策划:黄凤 时力强
评论员:陈永辉
制作:张丹
校对:李海慧
编辑 : 严静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