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源于生活,也需要融入时代。近年来,泰州不断推动非遗、文化活态传承,开展进校园、进社区、非遗市集等非遗实践活动,同时通过多渠道、多形式,让泰州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泰州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
2023-202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五号讲解员颁授仪式
国家级非遗项目泰兴花鼓、茅山号子传承基地揭牌仪式
第五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首批省级非遗工坊颁授仪式
为了展现非遗技艺口耳相授、代代传承的力量,现场还举行了庄重的拜师仪式。兴化淮剧团小淮班戏曲联唱、泰兴花鼓、茅山号子《春耕》等非遗表演,原汁原味地展现了泰州浓郁的人文风情。
近年来,泰州各部门协同推进文物保护力度,考古调查勘探扎实有效,文博场馆质态显著提升,活化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泰州全市文物事业迈出了坚实有力的步伐。启动仪式上,也进行了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授牌。
为促进泰州市考古和文物事业高质量建设与发展,加强对各地文物普查工作的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泰州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与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共建了泰州考古与教学综合实践基地,现场也举办了泰州市第四次文物普查专家聘任仪式南京师范大学泰州考古与教学综合实践基地揭牌仪式,联动各方为泰州文物保护、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随着领导嘉宾们一同拼出明快鲜艳的农民画,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泰州市系列活动正式启幕。
此次“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泰州市系列活动充分发挥文化赋能作用,持续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让古老非遗绽放时代色彩。据了解,为强化非遗活化与文物活化利用,泰州全市开展宣传展示活动32项,活动现场组织医药类非遗传承人现场义诊,惠及百姓,传递中医健康理念。同时通过打造非遗消费新场景,刺激文旅消费活动。在现场开展了泰州非遗项目展示展销,引入非遗工坊和老字号来到现场,拉近非遗与消费者的距离。深化地校共建续航赋能新领域合作,护航释能新赛道合作。现场揭牌茅山号子、泰兴花鼓传承基地,南京师范大学泰州考古与教学综合实践基地等,开展科技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紧密合作。
扬子晚报/ 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芳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孔小芳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