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篇大文章”怎么做? 且看江苏工行向“新”发力,提“质”奋进之答卷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wholeTimeFilter(detailData.happen_time)}}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2023年11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牢牢把握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做好相关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如今长江两岸绿意葱茏,花红胜火。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吹遍了江苏大地。
如何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积极融入“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
如何坚定坚持金融的政治性、人民性、专业性,赓续红色金融血脉,扎根江苏大地,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千万群众,落地落细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如何积极发挥国有大行科技金融优势,推动业务结构和产品创新,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带着这几个问题,记者分别走访了南京、无锡、扬州、徐州、泰州等地各类型实体企业,采访了工行江苏分行的相关人员,了解银企合作情况。
科技金融关键词#发挥优势
【记者探访】
“我们是工行科创模型的第一个受益者。”江苏中慧元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秘张阳阳介绍,作为一家致力于人用创新型疫苗领域自主创新研发的科技企业、江苏省瞪羚企业,公司持有27项发明专利、133项实用新型专利,但在一期厂房建设时,遇到了资金难题。
针对科技型企业“重研发、轻资产”的特点与主要依靠抵押品价值确定贷款额度的传统信贷思维间的矛盾,工行江苏分行科创中心积极运用科创专属评级授信模型,为其发放了首笔贷款2950万元,用于满足企业日常经营及研发需求。
“此番中标,我们非常重视,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保函开立。工行扬州分行一日内完成信用额度审批,次日完成22笔保函的审批,确实解决了我们的困境。”双汇电力董事长李超透露,该公司近期中标了一项国外合同,需开立22笔投标保函及预付款保函,合计175万美元。而工行的服务确实让他有拨得云开见月明的舒适感。
采访中,企业代表们言语中透露的感动,无不折射出工行江苏分行坚决扛起国有大行职责使命,扎实推进“科技金融领军强行”建设的光芒。
工行江苏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期该分行紧紧抓住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主线,主动落实监管部门开展“科技金融深化年”的相关工作要求,第一时间成立科技金融发展委员会,由一把手行长挂帅,将科技金融进一步升级到主责主业,放到高质量发展布局中考虑和谋划,重点支持江苏“1650”现代化产业集群强链补链延链。同时采取依托“科技金融中心+特色支行+科创网点”专营组织架构,开展一站式科技金融服务、探索科技金融专属产品,打造科技金融生态圈等实在措施,扎实推进《江苏分行科技型企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截至2024年4月末,该分行科技创新类贷款余额2266亿元、较年初增加270亿元,省内高新技术企业服务覆盖率超三成、专精特新企业服务覆盖率超六成、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服务覆盖率超八成。
绿色金融关键词#擦亮底色
【记者探访】
在南京江宁区,有一处从废弃矿坑中“生长”出来的苏式园林,堪称现代园林代表之作。这就是江苏园博园。
曾经这里因为山体富含石灰岩被过度开采,成了不折不扣的“城市伤疤”。2018年,江苏决定对这片废弃矿区进行生态修复,并计划将其打造成长三角践行“两山”理论的新花园、江宁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新乐园。
愿景有了,资金从哪里来?经过对融资方案的多轮论证,工行南京分行为该项目提供了32.8亿元贷款,通过恢复山崖植被、修复矿坑、生物多样性保护,结合地形特点打造了崖畔花谷、苏韵荟谷等景观空间。曾经的荒芜之地,如今成了游人如织的“世界山地花园群”。今年“五一”假期,江苏园博园日均游客量达到1.5万人次。
类似这样的绿色金融项目,已在江苏很多地方落地:工行扬州分行以门票收费权为切入点,为瘦西湖、个园、何园等稀缺性景区资产提供信贷支持,解决园区升级改造的资金难题;伴随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落地宜兴,工行无锡分行投放近8000万元项目贷款,助力地方绿色能源产业成长……
在国家“3060”双碳目标的指导下,工行江苏分行按照总行和监管部门要求,从强化顶层设计、构建绿色金融体系,聚焦重点领域、加快绿色贷款投放,加快多元创新、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严格动态分类、实现高效精准管理等四个维度,深入践行生态文明思想,持续健全绿色金融管理机制。截至今年4月末,该分行绿色贷款余额达到5687亿元,较年初增加1088亿元。
普惠金融关键词#涵养活水
【记者探访】
餐桌上的金针菇、蟹味菇是怎么长出来的?记者在江苏康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菌菇生长房,体验了一回菌菇观察员。从国外买回来种子,利用自己的技术装进培育瓶,再到生长、采摘,要经历二十余天时间。总经理厉芳说,如今能达到日产60吨的规模,离不开工行“普惠贷”的帮助,贷款随借随还利率低。如今,厉芳正逐步推进农民联建合作社,由康盛农业提供种苗让当地的农民种植来增加收入,并解决农户们销售的烦恼,“届时,工行将根据农户的实际需求给予资金支持。”
菌菇房体验观察员
同在这片淮海大地上,徐州沁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目前省内最大的白草莓生产基地。2022年在建设空中草莓基地短缺资金时,工行徐州分行迅速对接、收集相关材料,当天即完成流程发起,次日成功投放法人版“种植e贷”100万元。专业从事研发、生产、销售中药提取物(银杏叶)和银杏保健食品的高新技术企业——江苏贝斯康药业有限公司也拿到了工行普惠贷款1000万元……
一笔笔贷款的发放,体现了工行普惠金融的速度和温度。
近年来,工行江苏分行加大了小微信贷投放力度,不断完善普惠金融“敢贷、愿贷、能贷、会贷”机制,让利实体经济、扩大惠及范围,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相关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普惠网点和支行小微分中心建设完成,服务架构“扁平化”助推服务覆盖“全量化”;突出“小额、信用、线上”产品配置思路,认真做好人才贷、苏岗贷等政银产品的推广,全力推动普惠金融服务提质扩面。今年一季度普惠贷款余额2667亿元,较年初增加241亿元;普惠贷款户数12.7万户,较年初增加1.53万户。
养老金融关键词#提升温度
【记者探访】
荣获扬州银行业协会“2023年度文明规范服务适老网点”称号的工行扬州琼花支行,因为位于市区,周边老年居民较多,养老金融服务做得有声有色。老花镜、轮椅、血糖仪、医药箱等适老便民设施应有尽有。爱心等候专区、轮椅通道、适老扶手等环境适老化微改造以及对老年客户进行优先叫号服务让前来办理取款业务的孙大爷很满意。最让他赞不绝口的,还得是支行敬老服务志愿者的全流程陪伴式服务,在自助机器上就能完成,大大缓解了他不会操作智能机器的尴尬。
为老年客户提供全流程金融服务的意识,已根植到工行各网点员工的心里。琼花支行根据客流量配备队伍,由服务亲和力强、沟通能力强的员工担任,并细化厅堂服务流程、落实“一杯水服务”“一对一指引”等服务要求,针对残障老人或高龄老人(70岁及以上)提供等候关怀、业务解答、协助指导、离行护送等全流程陪伴式服务,避免老年客户寻求帮助时无人响应。对于行动不便、有特殊原因无法亲自到网点办理业务的老年客户,如业务符合延伸服务条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网点主动提供上门服务,切实解决老年客户难题。对于腿脚不便或突发疾病的老年客户,主动提示由他人代办业务的可行性。同时,网点除双人上门见证外,还可通过视频方式核实客户本人意愿,开展代办业务,减少老年客户的办理时间与成本。
汶河支行旁边的一站式“医保经办便民服务点”由扬州市医保中心和工商银行扬州分行联手打造,创新推出“金融+医保”的服务模式,为扬州市民在家门口办理医保业务提供了便利。
工行江苏分行机构金融业务部总经理徐碧云告诉记者,像琼花支行作为一家全功能性网点,配备对公开户专柜、外汇专柜、社保卡专柜等特色化服务窗口,满足客户多元化金融需求,已在分行辖内形成标准化运转。这也是分行科学制定养老金融考核评价办法,压实横向部门职责,充分调动基层机构积极性的有效成果。今年一季度该分行社保存款余额1946亿元,较年初增加162亿元;年金基金管理规模625亿元,较年初增加15亿元;个人养老金账户预约开户155万户,其中正式开户31.7万户,缴存金额2.7亿元。
数字金融关键词#增强动能
【记者探访】
使用数字人民币进行水电燃气、交通等民生重点领域的支付,成为无锡市民的新时尚。无锡分行通过“缤纷数币礼,精彩校园行”活动,向师生发放满15减10元数币消费券,提升数字人民币使用体验。
“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确实方便快捷!”在南京河西金融城工作的小丁和同事利用午休时间,来到工行科技支行营业部,参加了南京分行组织的“科技活动周”活动,用一元数字人民币喝到了一杯咖啡,参观了智慧银行、无人车、机器人等新技术新服务。
泰州分行推动投建泰州市首个“数字人民币体验小屋”,为市民提供全方位的数币消费、数币知识普及、互动打卡等数币综合化场景服务。
一个个生动的数字消费场景,见证了工行江苏分行加快数字金融转型的步伐。
工行江苏分行积极落实“数字工行”建设要求,增强触点整合、服务聚合、运营融合,持续提升业务、数据和技术支撑体系,突出打造“最好的手机银行”,完善数字化运营体系,加快开放银行场景建设,进一步做大用户规模、促进交易活跃。今年一季度个人手机银行月均动户1381万户,企业网上银行和企业手机银行月均动户达到66万户;平台金融连接客户2758户,贡献度加权交易额7.06万亿元;兴农通线上县域乡村客户拓展41.5万户。
【奋进之姿】
充分发挥科技金融优势、不断擦亮绿色金融底色、持续涵养普惠金融活水、切实提升养老金融温度、努力增强数字金融动能,五个关键词尽情地展现了在高质量发展征途上,银企携手,双向奔赴的热辣滚烫。
工行江苏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张慎表示,做好“五篇大文章”,要胸怀“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直击当前金融领域薄弱点,不断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近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对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进行系统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当前,工商银行正努力将自身打造成服务“五篇大文章”的主力军,总行党委成立了服务“五篇大文章”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工商银行服务“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并陆续出台各类专项行动方案和配套制度,着力搭建“1+N+X”政策执行和保障体系,通过优化产品供给、健全配套机制、加强监测评估,加快形成具有工行特色的广覆盖、多元化、可持续的服务体系。江苏分行作为工行系统内重点区域分行,坚决贯彻党中央和总行党委决策部署,始终把做深做精“五篇大文章”作为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程全力推进,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五大领域向“新”发力,提“质”增效,交出江苏答卷。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丁小叶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丁小叶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