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小时候智力正常,人到中年渐渐“傻”了,病因竟是它!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小敏(化名)今年36岁,近期出现腹胀、双下肢水肿,在当地医院查肝功能稍微异常,B超提示肝硬化、腹水,为做好进一步治疗,小敏家人带她来到南京市第二医院肝病科就诊。

小时候智力正常,人到中年渐渐“傻”了

疑难和重症肝病科熊清芳主任在接诊的过程中,发现小敏的反应有点迟钝。与家属交谈后了解到,小敏小时候的智力并无异常,近年来逐渐反应迟钝,像是变傻了一样。

听闻后,熊清芳略晓病因,遂完善相关检查,发现其铜蓝蛋白远低于正常值,24小时尿铜明显增加。同时进行全外显子基因检测,提示ATP7B基因变异,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肝豆状核变性是13号染色体(13q14.3)上ATP7B基因突变导致其编码P型铜转运ATP酶减少,从而导致血浆铜蓝蛋白降低及铜离子经胆道排泄减少,铜沉积于肝脏、脑、肾脏、骨骼、眼角膜等器官,进而引起相应临床症状,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该病患病率为(0.25~4.00)/10000,但理论发病率远高于此。目前为止的研究表明,肝豆状核变性发病各年龄段均可见,临床类型及首发症状均以肝型为主,其次为脑型。小敏就出现了肝病、脑型两种症状。

诊断越早,预后越好

“近年来,我们接诊的肝豆状核变性病人越来越多,患者年龄跨度较大。大样本的临床病例中我们发现,确诊越早,发展肝硬化的越少;发现越晚,肝硬化、脑损伤的几率越大。”熊清芳介绍,“这个病经过长期正规的排铜治疗,预后较好,是一个可控制,甚至逆转肝硬化的疾病。因此,诊断越早,预后越好。”

据悉,目前肝豆状核变性以药物治疗为主。治疗药物包括增加铜排泄的药物和阻止铜吸收的药物,青霉胺是世界上第一个口服的增加铜排泄的药物,也是临床使用最多的药物。

但因肝豆状核变性为少见病,平时被诊断出来的更少,治疗该病的药物使用概率就更小了,所以一般医院都没有该类药物。患者总是为购买药物绞尽脑汁,但一般医院药房和药店均没有该药物,走其他途径又担心药物安全性。

随着南京市第二医院肝病科疑难病例讨论的不断开展,诊断出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数量增加,为方便患者治疗,目前医院药房为解决患者购买青霉胺困难的问题,已备有数量充足的药物,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带来福音。

通讯员 朱诺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校对 陶善工

编辑 : 朱亚萍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